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9章 (19)[第3页/共5页]

世尊诸妄统统圆灭独妙真常 明佛障尽

本狂天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天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汝执言。既非人缘即属天然狂亦天然不狂亦天然者。初破狂天然。月朔句牒。次一句定。未狂下二句破。如文。不狂下破不狂天然。初句牒。头本下破。此显一真之体尚无真妄之异岂立人缘天然。斯则亦显妄无因也 三结归悟旨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约二门不二唯是一心。双遮真俗。故曰离即离非。双照真俗。故云是即非即。三谛一体。是故皆云即如来藏。且法界一如。本知名相。因迷有妄。对妄说真。真妄相形名言不息。随名执相倒置何穷。是故因言遣言乃至无遣。初且以非遣相。次乃以即遣非。终带名言。未极一真之旨。离即非即。不过不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显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故维摩经。三十二菩萨。说不二法门。皆以言遣相。文殊师利以言遣言。维摩大士无言遣言。方为究竟。此之三义亦复如是。又如露台释法华十如是义。以一心三观释之。初言是相如乃至本末如。如名不异。即空义也。次言如是。相称点空性相即假义也。若言相如是等。即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举一即三。言三即一。诸法性相奥妙如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二举法喻结责四。一总责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服从道 如有执言至心可得别离可亡。斯则菩提心生生灭心灭。但是生灭。无菩提生无生灭灭。方无服从。如圆觉云。有照有觉俱名停滞。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此显地上证偶然理得无服从也 二纵立天然寄显生灭二。一纵立正显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认识界。即明无明显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钵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即俱世出油滑 前约真如稳定绝相。此约随缘成生灭门。显俗谛也。此即不离一真。随染幻不同成各种相。非相现相。非名现名。随世建立。不坏化名。故名为即 三约遮照以明中道

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幼年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人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老梵志者。并是年长。从外道来。闻佛人缘。翻邪入正。得成无学也 四结同邪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无上觉道如宝所。小乘涅槃如化城。但恋权乘。不求究竟。得少为足。故发尘劳 二释别疑二。一释满慈疑妄因二。一伸疑

虽实贫困。珠未曾失 虽流存亡觉性常然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至心各各美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汝与众生合前琴等。宝觉至心合前妙音。按指约喻指法。即无生智。合无相理。大用现前。即前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于中一为无量等。汝暂举心等合前无妙指也。即前云。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等。言海印者。大集经云。阎浮统统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如来法身性海普现统统妙用之光也 四结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