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第1页/共5页]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伐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此约耳听钟鼓二音。以破根境来往之相也。若知二俱虚妄。何往何来 二随计牒破
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人缘非天然性 六意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双结不成闻义也 三结示虚妄
何故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底子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干汝入 从境从根从空亦如前释。虚空自味者。味犹尝也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人缘非天然性 四舌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悠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破木生也。此约所见烟相粗显而破。非论其气。若以烟表。实谓未通。故云其烟腾空未及悠远也。烟犹在近。闻已远通。故知其香不从木发 三结示虚妄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破空生也。空性常住应常有香。若常有香。何必烧木方闻香气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故摩头也。此征能触在头在手。二俱有过。以下破之 二随计牒破
若复色尘生目睹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破境生根也。初二句牒。观空下破。此亦色空相对而破。此破色也。色既生根。观空之时色已销灭。从谁生根而了于空。又色能显空。见空之时色已销灭。从谁显空。下色之一字。义含空能生见。例色应知。单破双结。妙尽译旨 三结示虚妄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活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二随计牒破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前已总标。今别征起以显藏性 二别破六。一眼色处三。一发难以征
是故当知。见与见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人缘非天然性 无处所者无生处也。余文可见 二耳声处三。一发难以征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共成一体破也。初四句正破。若头与手共生一触。遂令二种合为一体。设许一体。触自不成。此结破也
何故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公例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干汝入 先破境生。通塞互破可知。发明显了也。次破根生。根生则无境。无境则无根。由尘发知故。机亦根也。次破空生。前则闻境。归则嗅根。空自闻香。汝鼻何用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人缘非天然性 四舌味处三。一发难以征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互有互亡破也。根境相显触乃得成。一有一无。故不名触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二破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