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辅千金》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百花争艳[第1页/共2页]

如果能在这百花会上崭露头角,婚事不消找,自有源源不竭的人踏破了门槛来提亲,一家有女百家求,说出去也是一件极有脸面的事。

客岁薛子桢只要十三岁,薛丹臣和陆如英都没有给她订婚事的筹算,以是就没有插手,本年就不一样了,翻过年,薛子桢就要十五岁了,这婚事也要相看起来了。

以是那些心胸志向,被依托了家属光荣的青年才俊,多数会离这些公主们远远地,是半点也不想和公主们有甚么感染的。

鼓起办百花会的人原是赵皇后,当初太子成年,要遴选太子妃,天然有很多王谢闺秀削尖了脑袋想往宫里钻,赵皇后怕世人争来争去,再闹出甚么肮脏事,干脆回禀了顺昌帝,停止了第一次百花会,聘请京中合适春秋的未婚女子插手,让大师光亮正大的合作。

可恰好宫里的几位公主年纪相差不大,前几年还感觉小,现在不知不觉到了年纪,都要开端说婚事了。

有本领的不肯意娶公主,情愿娶公主的又多数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以是公主的婚事是更加的不好说了。

这话说到最后不欢而散,薛子桢想起霍灵璧,又是懒懒的,无精打采起来,倒有几分连百花会也不想插手的意义。

实际上一旦成了驸马,出息宦途反而会到此为止,更何况,结婚后要搬去公主府去住,做父母的想摆公公婆婆的谱儿都不可,还要向儿媳妇施礼,天然都不乐意。

自古以来,虽说天子的女儿不愁嫁,但今上狐疑颇重,对亲儿子尚且有几分猜忌,更别提对隔了一层的驸马了,遂这尚主的事说出去名誉,但也就是一个名头好听罢了。

是以薛子桢即便故意,也只能在内心想想罢了,说出来倒是惹得周小钗笑了一场,她道:“虽说我的婚事不是十全十美,但赵九经的名头说出去,好歹是护国公府的三少爷,连带着我脸上也有光,你将来如果招赘,就等着一辈子抬不开端来吧,少不得惹人嘲笑,就是生了孩子,将来也没有多少脸面,倒是正端庄经寻个好人家要紧,凭你家的家世,你的面貌才学,满都城的贵公子还不是可着你挑?”

周小钗来的时候她还说呢,与其嫁到别人家做儿媳妇,刻苦受累的,倒不如在家招赘一个夫婿,这日子想如何过如何过,天然要舒心很多。

现在别看这么大了,真正在诸位贵妇人面前露脸的时候还真是没有,此次陆如英憋着劲的想叫薛子桢一鸣惊人,倒不是她自夸,她见过的女人里头,论面貌,论才情,能和自家闺女比拟的还真是没有几个,是以对此次百花会出风头的事是信心满满,压根不晓得薛子桢的悲观怠慢。

清河郡主并不是皇室宗亲,她的父母也只是一乡富绅罢了,但当年睿王爷微服外出玩耍,与清河郡主的父亲结为老友,厥后清河郡主家中遭遇大难,父母双亡,睿王爷便把她收为义女,还给她讨了个郡主的封号,又是养在太后膝下长大的。

薛子桢是第一次插手,前几年没插手倒不是说没有资格,而是诸位夫民气中都有默契,各家只带适婚的女儿去插手,如果孩子才八九岁你就带了去,即便进退有度获得了朱紫的喜好,别人也只会说你是献媚邀宠罢了,对女孩子的名声反而不好。

最后,户部尚书董大人的长女脱颖而出,被选为太子妃,大师都戏称她为“花王”,到厥后乃至于构成了常例,每年都要停止百花会,也要选出一名才德操行出众的“花王”,其热烈程度不亚于跃龙居文会。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