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俪皮[第3页/共3页]
三郎这时已经擦了泪,从速道:“姐姐,我实在情愿你今后过得好的。”
云娘非常不欲翻开,但是爹和兄弟们都看到了,也无可推委,只得磨磨蹭蹭地拆开红封,却先只抽出来一个角,心想如果是一篇诗,便重新放归去,不给大师看。
见二郎将门关好,便抬高了声音呵叱儿子,“我带着一家人种田养蚕供你读书,是想让你光大师门,提携家人的,并不是让你学了东西来瞧不起大师。自云娘出了事,你便老是这副不欢畅的模样,让谁看了内心舒畅!就是朝廷还下了圣旨让孀妇再嫁呢,二嫁又有甚么,莫非能阻了你的出息!”
二哥便嘲笑道:“按你如许说,云娘就应当留在郑家织锦,再织上一年两年累死了才好?”
云娘从速倒了茶来,“爹,你喝茶吧。”
杜家父子几人也没见过,传看了一回,还是杜老爹见地最多,蓦地惊醒道:“这恐怕就是银票!”
云娘一时气恼,是想对三郎将话申明,但是没想到却引发二哥和三弟的辩论,固然晓得他们先前就故意结,但毕竟是因为她才真正闹了出来,又见爹气得神采乌青,又悔怨一时没有忍住气,便从速站起来拦在他们中间,“说话便好好说话,吵甚么吵!”
云娘便笑道:“你不必多说,我岂不晓得?”又向二哥道:“我晓得二哥也情愿我好。”
“按说我也对得起杜家的先人们,也能够歇下来养养老了。但是我却想着我们家的日子固然过得去,可若这般小富即安总脱不了乡间人的身份,遇事还是受人欺负。我们家就是苦一点也应当供一个读书人,一朝落第,门庭都改换了。”
又指着二哥道:“你内心约莫老是不平,家里的钱都用来给三郎读书,你们的日子便紧了,目光怎地就这般短浅!三郎如果中了举,你还不是一样跟着受宜?且不说面子上都雅,就说家里的税便全不消交了,一年又能省下多少?”
杜老爹便笑了,“这才是一家人!”
杜老娘因着与汤巡检结了亲,便荣升为杜老太太,也笑得合不拢嘴,只道:“亏朱嫂子来回牵线,谢媒酒是少不了的!”
大哥二哥担了酒果送到了厨房里,三弟抱着两张鹿皮,三人方进门,二哥也从厨房转了返来撇嘴道:“都说汤巡检家里本来是侯府,怎地聘礼如此寒酸?”
“爹说的不错,上面写着一千两纹银呢?”杜三郎也明白过来,“我还想着为甚么要写这么多银子呢?”
云娘一听,笑意更盛,他那样不凡的人,做事天然都是有事理的。俪皮,听着就非常地好听,又是上古贤人制定的端方,天然是不错的。
朱嫂子吃得醉醺醺地归去,云娘与汤巡检的婚事就算定了下来。第二天朱嫂子便亲身押了船来送聘礼——两张束着红绸的鹿皮,两担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