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页/共2页]
“我帮你问一下吧。”楼平也不敢霍然答复,谁晓得这些公子哥的保藏值多少钱。
当然是好久没去过了,前次只呆了2个小时,全部办公室就像遭了水患,张馨仪摆手笑道:“说了不能出门的,你想让你老爸笑话我啊。”
“嘴挺甜的。”黄母笑吟吟隧道:“有甚么要求?出门不可哦。”
楼平约莫30岁的模样,髯毛剃的干清干净,头发很短,但却符合脸型,他天然认得董事长的小公子,手上正巧没甚么活干,因而笑着给黄宣倒了杯水道:“要我帮你干甚么?来,坐下说。”
黄宣密切的坐在老妈身边,笑道:“这不是陪您吃早餐吗?”
“那成,费事楼哥了,这事如果我妈不问,您就别说了,咱可要说好了。”这才是黄宣不找管家找秘书的启事,如果在家里,周大管家可没那么好说话。
“哎。”黄宣承诺了一声,道:“我班上有个同窗,之前集邮积累了些邮票,现在没心玩了,邮票值些钱,就想卖掉,这不是没有门路,就想让我帮他问问。”
黄宣听到有戏,仓猝问道:“传闻是要值很多钱的,您说如何着卖的快一点,给我出出主张。”
半晌,楼平拍门出去,找见正在玩电脑游戏的黄宣,道:“我有个朋友是拍卖公司的人,他说这个月尾北京就有个邮品货币的专场拍卖会,收12%的佣金,按说如果邮票不错呢,普通都是有买家的。”
黄宣一下跳起来,道:“我上去拿点东西,等我过来再开车啊。”说着一溜烟就上楼去取集邮册了。
见楼平承诺了,黄宣这才边想边道:“楼哥您这位朋友姓甚么?”
“你都不在家了,他还能不跟上?”说罢,张馨仪也不用饭了,站起家道:“这就走吧。”
整版50枚的《天下江山一片红》只呈现过一次,被誉为“国宝”,那还是1997年10月1日,在广州的天下邮票博览会,当时的估价也在1000万以上,而在其他拍卖会上呈现的双直连或四方连的代价则在15―35万每枚之间。黄宣想了想昨晚查过的质料,感觉对于本身而言,1000万或者更多并无辨别,就道:“你的朋友是拍卖师?可靠吗?”
黄宣说的慢条斯理,语气像极了张馨仪发号施令,把楼平听的呆了半天,赶紧承诺了下来。
“那我和您一起去公司吧,我都好久没去过了。”
回到家中的黄宣美美地睡了一觉,当然是抱着集邮册睡的。
15岁的黄宣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年纪,现在他满脑筋都是如何把邮票脱手掉,哪还顾得上别的。
“比来一个月就没有邮品的拍卖会了。”楼平无法地耸耸间,道:“要不您把邮票的种类和数量给我说一下,我让他帮您问一下私家保藏家,如许代价恐怕要低一些。”作为职业文秘,楼平对于黄宣的朋友为何焦急出售邮票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是贼赃,那也是董事长和本身儿子的事情。
至于黄宣,他对于房间里那些青青灰灰的,传闻是很有些年代的瓶瓶罐罐没甚么兴趣,明天来这里,他就是奔着秘书来的。
“月尾啊。”黄宣丢下鼠标想了想,看了眼远远的坐在门边沙发上的周管家,道:“现在还是月初,月末晚了点,再说去北京也不便利,那有没有别的公司的?”
当第二天的晨光穿过透亮的窗口,居住在榕树上的鸟儿开端唧唧喳喳地叫了起来,管家装束松散的站在门口悄悄地拍门,黄宣迷含混糊的哼了一声,胳膊有些不适的挪动了一下,脑袋却一下复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