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史记》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3章 乐书[第5页/共8页]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夫物之动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贫民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反叛之事。是故彊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礼乐,报酬之节:衰麻抽泣,以是节丧纪也;钟鼓干戚,以是和安乐也;婚姻冠笄,以是别男女也;射乡食飨,以是正交代也。礼节民气,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霸道备矣。

凡音者,生於民气者也;乐者,通於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正报酬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成与言音,不知音者不成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极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反面,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答曰:“非武坐也。”

六合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但是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夫豢豕为酒,非觉得祸也;而狱讼益烦,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整天喝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以是备酒祸也。故酒食者,以是合欢也。

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挨次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囗囗囗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告诉其意,多尔雅之文。

凡音之起,由民气生也。民气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呼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民气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以是感之。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以是同民气而出治道也。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大章,章之也;咸池,备也;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