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始皇圣剑》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三回 高阁微吟[第1页/共3页]

但见皎月之下,一个身影极其快速的跃入阅星楼顶楼,来者恰是赵承宗。

“那红莲教主司马重城,乃是红莲教第十一代主教,自幼入红莲教炼丹修道,后得老教主传授衣钵,在四十岁那年坐上教主之位,算来也有一十五年了。”妙笔生对司马重城的来源也是倒背如流。

或许是见不得妙笔生失落,赵承宗停下了分开的脚步。

赵承宗听完又再细细勘查了帐本,肯定无误后,便回身欲要拜别,但却被妙笔生唤住。

因而便有了阅星楼,期间又暗得别人互助,日渐名盛,终究在江湖安身。而这个互助之人,当然是赵承宗了。妙笔生因而投桃报李,主动为他汇集感兴趣的武林事情,亦对赵承宗及迎龙山庄多有着墨,如此赵承宗的事迹才气远播江湖。

赵承宗如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又扭过甚来微微看了妙笔生一眼,仿佛是佩服他的江湖学问,又像是还想再获得更多信息而表示他持续讲。

所幸妙笔生才调横溢,又生的俊美非常,多得风尘女子倾慕收留。又于其间探得无数江湖私密之事,乃心生一计,干脆做个江湖书客,专门撰写武林轶事,也算不枉此生。

“这些年你北上七里镇,可知我好生顾虑。”妙笔生说着,以罗袖掩面,他竟然悲伤的落泪下来。

“你去以后,我日夜思念,又是差人探听动静,又是烧香为你祈福。你安然了,现在却这般萧瑟与我,实在有负我这番情意。”妙笔生一边打扫双眼,一边难过的说道。

但妙笔生只顾轻掩罗袖,仿佛活力了似得不肯接下。赵承宗却不肯意做更多的逗留,只见他一扬手,一封函件已经置于案台,接着便头也不回的下楼去了。阅星楼上,妙笔生又气又悔,可都无济于事,唯有兀自独立悄悄伤神。

“你另有甚么事情吗?”赵承宗问道。

明月当空,银河光辉,阅星楼上还是丝竹管弦之声。楼主妙笔生一边赏识美乐,一边神采飞扬的疾笔行书,看来现在恰是他文思泉涌之时。俄然,妙笔生抬开端来,半晌凝神,便将笔放下,又退去摆布歌姬,阅星楼随即温馨了下来。

“那红莲教乃道家弟子曹遇真于晚唐期间所创,初设坛于福建武夷山,后转入岭南。红莲教奉道家三清为圣,又拜佛教转世红莲为尊,以祈福消灾,渡厄渡难为教义,颇得乡民气声。后设坛曲江五指山,现在遍及西南、岭南六省,教徒过万之众。”妙笔生一口气将这红莲教的宿世此生洋洋洒洒的说了下来。

妙笔生精力一振,马上过来相迎。

“那现在红莲教是否归附了天尊教?我要切当非常的答案。”赵承宗严厉的问道。

雪晶宫独居偏僻北海,人迹罕至,宫中悉数女子,唯有作为公子的妙笔生是男儿之身。他在如许的环境下长大,竟然连穿着打扮、审美爱好也和身边女子看齐,却也冷傲绝伦。当时的他俄然见得少侠前来,便和其他宫中女子一样难掩倾慕之心,久而久之又垂垂成了龙阳之癖。

一人如果悲伤的多了,便就渐渐风俗了。妙笔生无法的叹完气,便转头拆开赵承宗留下的那封函件细细拜读起来:“叶惊风,海南琼州人士,少年东渡扶桑研习剑道,用时二十余年,始有所成。乃首创一长一短独特双刀流,刀法凌厉非常,剑气更如长虹贯日,令人叹为观止。绍兴三十年重阳,叶惊风与迎龙山庄赵承宗比武五十余回不分胜负,可堪伯仲之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