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1页/共4页]
嵩阳观的庙门两侧立柱上遍刻龙虎云纹,门上那一方牌匾乃是高宗天子御笔,即便杜士仪从藐视惯无数名家碑碣法帖的拓本摹本,也不得不承认,那一手飞白实在神韵不凡。但是,他也晓得本日应邀而来,要逛大能够趁今后,打量半晌就立时跟上了前头的道童。此前是司马黑云派人来请,他本觉得应是其带路,可不想那道童一起领着他出来,最后却把他引到了一座青玄色屋顶,屋檐高挑的大屋前。
“司马先生的佩服摄生之道,传闻连太上皇都极其推许。不晓得如杜小郎君如许的病情,若佩服摄生,他日可否规复畴前的文思泉涌?”
一个年青士子突如其来的题目让那司马先生收回了方才打量杜士仪的目光,当即笑眯眯地说道:“正因为要做到如此殊为不易,以是我才在坐忘论中说,可力为之。得失乃欲求,欲求乃本性,但既要坐忘,倘若不能把这些摒弃在外,又怎能心平气和?就比如我一清净世外之人,倘若和那些科举当中求出身的士子普通,和朝堂上但求再进一步的官员普通,非要求一个名动天下贵要一时,那便是得失之心太重了。当年我就说过,阴阳数术不过异端,于治国无用,于修身更无用。真正要求清净求出脱,起首得从自省做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此至理也,我与诸位共勉!”
“城南韦杜,关中巨族,世代簪缨,樊川之盛,便在此二姓。樊川杜曲杜十九郎的名声,京兆府高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孙道长就不消再讲解了。杜十九郎四岁能文六岁能诗,不猜想我本日又在嵩阳观一睹风采。”他说着微微一顿,旋即笑着说道,“提及来,我和十九郎还曾经见过数面,十九郎莫非不记得了?”
固然前次雨中曾经跟着竹影来过一次嵩阳观,但当时候观门紧闭,杜士仪不过隔着矗立的围墙看了一眼里头飞檐斗拱的各式修建,印象中只感觉宏丽当中不失清雅幽深。前几日司马黑云代其主下帖邀约,本日由道童引入正门,他这才明白到这座嵩山第一观的真正风采。
“农家汉一定卑陋。昔日诸葛武侯,不是也躬耕于南阳?”杜士仪成心混合了《出师表》中的躬耕二字一定实指,随即又似笑非笑地说道,“须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农夫,其别人岂不是要饿死?”
说话的人约摸十八九岁,头戴黑介帻,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竟是一名风采非常出众的美女人。站在他的面前,杜士仪能够清清楚楚地闻到那一股劈面而来的芳香。他天然不会是以把人当作是女子,须知唐人最喜熏香,王谢大族多有秘藏制香之法,劈面这青年不过是好浓烈之香罢了。但是,听到对方一见面便对本身大加恭维,他不由眉头微皱,随即行礼问道:“大兄莫非也是京兆府人?”
“十九郎可真是朱紫多忘事啊!鄙人柳惜明,也常呼朋唤友去樊川杜曲玩耍,故而这些年见过十九郎好几次了。”
那老道两鬓霜白,面色红润精力,他倒是一时半会辨不出其人年纪,只感觉仿佛别有沧桑,而与孙太冲的含笑点头,以及那主位老道的微微点头比拟,这笑眯眯打量本身的老道气度更显安闲闲适,他本能地觉着,这就是那位雨中伸援手的老者,司马黑云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