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页/共2页]
余柏林父亲幼年成才,接连考中秀才举人,娶得仇人之女为妻,余家又把人恭恭敬敬哄了返来。余柏林父亲为人良善,是个真正的纯孝的大好人。余家那么对他也不记恨,竟然就这么一笑泯恩仇了。
余柏林于贸易上有几分天赋,京中两家铺子固然地段不好门面也小,在他的运作下,倒也每月很多红利。是以他娘舅才放下心把京中财产交给余柏林,本身去了江南谋生长。
“我听闻,你被人救了?”封庭勉强扯出一丝浅笑,“小宝还很黏着那人?”
封庭嘲笑一声,不说话。
外祖家虽逢大难,产业却也留下一些,娘舅无儿无女,把余柏林视作亲子,京中残存资产都给了余柏林,本身带着未几财帛去江南做买卖。
以是刘溥已经当官,一月还只要一百两银子零花,在官宦大族算是简朴的了。
固然是半途穿越而来,本尊影象半点没少。余柏林记得余家本是大族,但父亲虽说是正妻所生却不得祖父喜好,祖母归天后他这个嫡子反而被分了点薄产赶了出去,幸得外祖家布施。
“小宝之事瞒着她。”封庭面露忧色。皇后已经病入膏肓,如果得知小儿子惨些没命,说不得就气抱病情减轻,“你也别奉告她。”
封蔚耸了耸肩:“晓得了,我会还的。”
前人重宗族,被逐出宗族是一大污点。入朝为官,就是被人弹劾的把柄。
一百两银子充足小康人家用好几年,但对于大富之家而言,当真算不了甚么。来两三老友,购置一桌好一点的酒菜,起码也要用上十几两银子。
科举势在必得。
封庭笑道:“他当然没胆量告状,但众目睽睽之下,朕如何会不晓得。他家管得严,一月就这一百两银子的零费钱,用了就没有了。你要不还他,他就得在家里蹲一个月,那里都不敢去了。”
封庭五官和封蔚有七八分的类似,但面有病弱之相,那七八分,便只剩下了三四分。在摇摆的烛光下,封庭本就惨白的神采更显蕉萃。
更别说看上了甚么好刀好马,或者说金钗珠宝送相好送长辈,哪一样不是十几二十两银子?
两兄弟相对一叹,半晌无语。
本来的余柏林是在被赶出余家家门的时候气急攻心,命丧鬼域。
封蔚沉下脸:“皇兄筹算这么算了?”
明显他也晓得刘家家教甚严。
但余家之事是个隐患。
这本是非常荒诞之事,但在那巴掌大的小处所,余家只手遮天,再加上那县令仿佛上面来头很大,父亲老友也不敢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