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五十九、十年大局[第1页/共3页]

陈操之心道:“司马奕实在卑劣,竟要葳蕤入宫,若非葳蕤坚毅,都要给逼死了,如许没有眼色的昏君废了也罢。”点头道:“当明天子行事荒唐,望之不似人君,明公行伊、霍之举,恰是适应民气,不如此,无以立大威权、弹压四海。”

桓温紫眸眯起,说道:“陈掾,当明天子无道,不说其他,单就其欲纳陆氏女入宫就是昏庸德薄——”看了看陈操之,陈操之眉锋蹙起,脸现愤怒之色,桓温悄悄点头,心道:“因陆氏女入宫之事,陈操之对晋皇室的尽忠之心已经是耗费殆尽了吧,很好。”续道:“我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废帝别择贤君,如何?”

公然,桓温笑着安抚道:“陈掾不必欣然,擢升数品或不能,擢升一品当可得,我将表奏汝为六品尚书丞郎,操之两年之间由西府九品掾升为六品尚书丞郎,即便是门阀后辈亦是罕见,朝野非议者定然很多,然有我一力保举,谁敢明言反对?”

想到这里桓温又摇了点头,心道:“此比不当,我立的世子那里会象刘禅那般昏庸,桓家王朝岂能二世而斩。”又想曹操、司马昭都是王爵、加九锡,而他现在固然权倾朝野,但爵位只是郡公,便问:“我若向趄廷求九锡,陈掾觉得朝中会有何反应?”

桓温点点头,深思半晌,说道:“我有五子,熙、济、歆、祎、伟,四子祎性愚,季子伟才九岁,其他三子,熙、济、歆,陈掾觉得谁堪帮手?”

陈操之道:“愚觉得明公应尽早立嫡,然后悉心搀扶,以免今后主弱臣强,一旦建立嫡嗣,而要尽快安定其职位,莫若使其重修北府兵,而后在北伐中建功。”

陈操之点头称是,心道:“琅琊王司马昱脆弱,虽神识恬畅,然无济世大略,并且司马昱一贯与桓温干系不错,当傀儡天子最是合适。”

桓温这话说得很清楚了,他想代替司马氏自主为帝。

桓温皱眉沉思,陈操之说得不错,他三个成年的儿子桓熙、桓济、桓歆都无甚名誉,桓熙现为豫州治州处置、桓济为荆州别驾,都是六品官,桓歆年十八,尚未有官职,桓温是属意宗子桓熙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只要有虔诚可靠的能臣帮手就行——

陈操之沉吟道:“我明日回建康,奉明公命与郗侍郎商讨一下,如何?”

陈操之道:“正因为庾氏在北府兵中甚有影响,故明公重修北府兵势在必行,明公要成大事,庾氏是一大停滞,明公遣世子重修北府兵,正可分庾氏之兵权,当然,明公不能对北府旧将一概架空,如范汪范玄平,明公可曲意招揽,当能为明公所用,如此,明公世子建北府兵则事半功倍。”

桓温大喜,陈操之真是句句说到贰内心上,又问:“天子,当以何事废之?”

桓温对陈操之所言慕容恪夭寿坚信不疑,钱唐杜子恭就曾瞻望王羲之的寿命,公然应验,天师道各种奇异不堪列举,不然也难有如此多的信众,当然,此中真假少有人能辨识。

谯鼓半夜,秋夜已深,陈操之告别,桓温亲身送出中门,二人都未提祝英台之事,桓温原想促进陈操之与谢道韫的婚姻,但建康传言谢道韫病将不起,以是他也就不提,桓温不提,陈操之也不好冒然提及,毕竟此事非常难堪,并且和桓温也没甚么好说的,谢道韫身份已泄,必定不能持续做那西府参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