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七、偏袒[第2页/共3页]

这嗓门弘大惊人,震得几案上的酒樽酒盏都悄悄摇颤,窦滔抬眼看时,说话的是侍立陈操之身后的阿谁身长八尺有奇的巨汉,窦滔先前听陈操之引见过,这巨汉是陈操之的族弟陈裕陈子盛,现为部曲督。

冉盛说话时,大步走出,立在窦滔面前,居高临下鄙视,窦滔身量不矮,也有七尺四寸摆布,但与八尺开外的冉盛一比,矮了半个头,那里还能有威武气势,只能说窦滔呈现在苏家堡是个弊端,有了陈操之,苏小娘子不屑多看他一眼,有了冉盛,他勇武英姿也相形见绌。

大厅上的陈操之看到小婢呈上的回文诗织锦,就晓得他又占便宜了,这方织锦上的回文诗他前日就蒙苏骐赠送,“。露贯殊纫为襦云裁衣烂光辉是耶非孰辨之六月桑吐蚕丝冬之蕙茁新枝。”,陈操之已先揣摩多时矣,待墨浓,便提起紫毫笔以超脱秀拔的《张翰帖》式行书,按正读、反读、横读、斜读之法,在纸上一气呵成写出了十五首诗,别离是四首四言、六首五言和五首七言诗。

窦滔养尊处优,又自大文武双全,一贯心高气傲,本日这般灰头土脸,实难忍耐,愤然道:“陈使君公然是江左豪杰,清谈无敌,不知可有实干之才!”

窦滔被陈操之劈面斥责弄得羞恼不已,大声道:“莫说那些迂阔大义,只论苏氏宗部去留之利弊,江左以九品取人,苏氏只是庶族,留在这边有何出头之地!一旦亡国,玉石俱焚,为家属计,何如往关中博取功名!”

陈操之不睬睬窦滔的挖苦之意,淡淡道:“我钱唐陈氏三年前亦是庶族,本日不也能够为国效力吗?江左重人物,真有才调,岂能无出头之地!我与子翼兄自汝阴同路而来,子翼兄沉潜有礼、晓得兵法,这等人才自当为我大晋所用,岂能为蛮夷之邦效命!”

陈操之微微一笑:“敢不服从,就不知窦公子是否还要对峙比骑射?”

陈操之浅笑,表示窦滔畅所欲言。

窦滔见苏道质神采凝重,心知其被陈操之说的胡汉仇隙所惊吓,不敢回归氐秦了,但窦滔能受命前来游说,当然是很有才辩的,岂甘就如许失利,当下朗声道:“陈使君所言只是苏氏宗部迁回关中之弊,未言留在平舆有何利,并且这所谓之弊也只是陈使君想当然之语,王尚书春秋鼎盛、身强体健,必能帮手圣主得成大业,古人虽多夭寿,但寿享高寿者也在所多有,远者刘玄德年四十九犹请诸葛孔明出草庐助其争霸天下,近者谢安石年过四旬始出东山,王尚书比谢安石幼年,岂不恰是大有可为之时!”

窦滔道:“我秦国良家后辈,诗书骑射不偏废,当今天下非是承平时,以是鄙人想向陈使君就教骑射。”

沈赤黔这话骂得太狠了,陈操之立斥道:“赤黔,不得无礼。”

窦滔一窘,陈操之这话较着是表示他窦滔不配与其比试,正待反唇相讥,不料一个洪钟般的大嗓门蓦地喝道:“比试骑射?我与你比!”

这个窦滔前面说王猛如何兴儒学重教诲也就罢了,前面俄然来一句秦国必兴、晋国将衰的断语,陈操之墨眉一皱,冷冷道:“窦公子也莫忘了扶风窦氏乃夏帝少康后嗣,晋承汉魏正朔,乃是天朝正统,汝真觉得氐秦之国汉人能与氐人划一?氐人远少于汉人,立国之初当然要拉拢汉报酬其所用,鲜卑慕容氏不也是极力拉拢中原的崔氏、韦氏、裴氏、卢氏这些大族吗?晋据江东,不管氐秦、鲜卑对汉人都不会过分刻薄,若晋亡,氐人、鲜卑人无所顾忌,汉报酬次等百姓、为胡人奴役必矣,《春秋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诗礼传承千年,九州之地汉人居多,汉人立国率领蛮夷是为适应天道,蛮夷祸乱中华乃是逆天,必不悠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