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页/共3页]
刘尚值信中写道,他已在建康安身,在陆尚书官署做记室书佐,非常适意,四月初他曾去乌衣巷访谢玄,谢玄见了他殊无高兴之色,虽不能说冷酷,但必定谈不上热忱,看来这个祝英亭仍然眼高于顶,只认陈操之一人的,但四月间某日谢玄表兄祝英台来访,却又毫无昔日高慢,与他谈了一个时候才拜别,只问陈操之的事,大小不遗,祝英台甚么都想晓得,差未几两年不见,祝英台窜改不大,还是敷粉薰香,之前就瘦,现在仿佛更瘦了,问其娶妻未,笑而不答——
郗超原筹算过了正月十五便回姑孰西府,但叔父郗昙归天的动静传来,他只好去乌衣巷王羲之府第接了姑母郗璇与堂妹郗道茂一道回京口奔丧,郗道茂便是郗昙之女,因受姑母郗璇爱好,自幼便在乌衣巷王宅长大,本年十九岁,比郗璇季子王献之长一岁,与王献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郗璇已把这个侄女当作她的儿媳妇了,所谓亲上加亲。
钱唐僻远,陈操之获得穆帝驾崩、新君即位的动静已经是七月尾了,刚从县上得知这一动静,刘尚值的仆人也远道从建康送信来了。
蒲月,穆帝司马聃驾崩,年仅十九岁,司马聃无嗣,皇太后褚蒜子令曰:“琅琊王丕,复兴正统,义望情地,莫与为比,其以王奉大统。”会稽王、大司徒司马昱率百官备法驾迎于琅琊王第,同月庚申日,司马丕即天子位,大赦。
心高气傲的郗璇对没能把谢安侄女谢道韫娶过门耿耿于怀,她育有七子一女,宗子、六子病夭,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俱已结婚,次子王凝之本年二十九岁了,却至今未娶,这此中有个原因——
王导欲与郗氏交好,交好的最好路子便是联婚,郗鉴有女名郗璇,才貌双全,而王导适龄子侄有5、六人之多,王导便请郗鉴来府上选婿,琅琊王氏诸郎君,都慕郗璇之名,闻郗鉴来选婿,便各自打扮得衣冠楚楚、神态矜持,或吟诗、或独啸、或执笔草书、或临窗操琴,唯有一少年郎坦腹卧半子,好象底子不晓得有选婿这回事,郗鉴一一看来,那么多揭示才艺的王氏后辈他都没看上,却说那坦腹高卧的郎君乃佳婿也,王导跟过来一看,坦腹者乃是他侄子王羲之——
……
郗超盗汗。
京口、晋陵一带在西晋年间还是莽莽榛榛、瘠薄萧瑟之地,地广人稀,三吴士族也未在这里建庄园农家,以是京口、晋陵就成了北地流民聚居之地,这此中就有高平郗氏一族,郗超祖父郗鉴便是流民帅,德高望重、部曲浩繁,在京口一带权势刁悍,因安定王敦之乱有功,官拜大司空,高平郗氏也由此一跃而成一等士族。
信的最后,刘尚值说了陆葳蕤的处境,陆纳宠嬖女儿,不忍叱骂,但陆始却把侄女陆葳蕤痛斥了一番,所幸陆夫人张氏也回护陆葳蕤,陆葳蕤未受大委曲,建康北地士族居多,南北士族很少通婚,在京中无人向陆葳蕤求婚,而前次会稽孔汪狼狈离京,南边大族一时候也无人向陆葳蕤求亲,都要等着看陈操之除服后、陆氏将会如何对待陈操之——
琅琊王司马丕是穆帝司马聃的堂兄,比司马聃长二岁,喜黄老之术,命道求长生不老药,为琅琊王时就曾征召葛洪,葛洪不至。
刘尚值在信中当然要说陆葳蕤之事,刘尚值没有见到陆葳蕤,但见到了陆葳蕤贴身侍婢短锄的阿兄,短锄的阿兄就是奉陆小娘子之命来问讯的,得知刘尚值没有带陈操之手札来交给陆小娘子,非常绝望,刘尚值便细细说了陈操之近况,并说陈操之年底或来岁初就会来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