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八十二、痛饮酒读离骚[第1页/共3页]

陈操之心道:“钦钦之前是公主之尊,她在佛殿随喜哪容得外人在边上窥看,这个王忱说是看我儿子,必定还是看我钦钦,这类放荡的所谓名流经验经验也好。”说道:“我知你二人乃是后起之秀,不如如许吧,我与你二人辩难争胜,你二人若能压服我,我就惩罚那红衣婢,并且我今后不再谈玄——”

现在中原初定,胡族的威胁暂得减缓,若不能宗儒轻玄,那么江东的士风将会愈发奢糜荒唐,魏晋玄风当然使得人道觉醒、心智发扬,但一个国度若无礼法约制,那就会上流荒淫、公众困苦,终究会走向动乱灭亡,你如果个隐士,那么固然披发裸身、服散喝酒无妨,但你占有着高官职位,却要每日无事畅喝酒、读《离骚》,他事不管,这岂不是祸国殃民?

支法寒笑道:“小僧送佛经给那些世家大族,岂有白手而回的事理,佛法经文是珍宝,助印经籍更是功德无量,小僧送出九九八十一卷《金刚经》,得钱七百六十万,这些钱全数用于雕版印经,毫不敢挪作他用。”

陈操之走畴昔问:“如何回事?”

一名年近五旬、青衫短袍的工匠走了出来,向支法寒合什见礼,支法寒向陈操之引见道:“陈施主,这位便是郯溪碑刻名匠吴茂先,小僧请他卖力雕版之事。”

慕容钦忱戴着帷帽、遮着面纱、骑着胭脂马,腰肢款段,侧头看着身畔的那对父子,内心的欢乐满满的,再也装不下别的情感了——

陈操之暂不能回钱唐,朝中大事也已议定,很不足暇,京中名流便几次聘请他插手清谈雅集,但陈操之一概回绝,这让京中的名流大为讶异,陈操之是靠玄辩清谈立名的,当年以一人之力与八州大中正辩难,才惊四座,被时任大司徒的司马昱擢为第二品,钱唐陈氏也由此列籍士族,并且陈操之能娶到陈郡谢氏的女郎,也能够说是玄谈之功,当初谢道韫在乌衣巷清谈择婿,南渡世家后辈会聚一堂、各逞机锋,若不是陈操之舌辩无敌,又如何佩服得了那么多的合作者,能够说陈操之得玄辩之功多矣,为何现在却回绝清谈雅集?

陈操之道:“天然也是毕生不再谈玄,改弦易辙,专宗儒学。”

陈操之赞成道:“甚好!”又问:“资费是否难觉得继?”

陈操之哈哈大笑,心道:“那些士族朱门明显没成心识到这类雕版印刷术带来的册本提高将会对他们的士族文明上风形成多么庞大的打击,还慷慨捐款呢,风趣!”

支法寒过来道:“陈施主,这两个少年一个是中书令王文度之子,名王忱,就是挨了一鞭子的阿谁,另一个是其族侄,丹阳尹王蕴之子王恭,二人年事相称,同出太原王氏,喜玄谈玩耍,流誉一时,与琅琊王珣合称三英。”

陈操之依言细看,这一看就看出奇妙来了,这册经籍竟不是羊毫誊写的,而是拓印的,陈操之赞叹:“雕版印经竟然如此精美!”

这一卷《金刚经》不管纸张、用墨、装订都极讲求,特别是那一个个半寸大小的行楷,笔笔精到,难怪陈操之乍看觉得是谢安亲笔!

吴茂先茅塞顿开,对陈操之爱护不已。

十年前陈操之在上虞东山就见过吴茂先刻的王羲之所书曹娥碑,能在坚固的青石上表示书法的流丽神韵,几与原书普通无二,含笑道:“吴翁技艺不凡,有吴翁襄助刻经,当然事半功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