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德宣斋[第1页/共3页]
“来三刀吧。”
钟岳眼睛一亮,知己商家啊,“好,我试一试。”
作为宣笔、宣纸、徽墨的发源地,徽州存在很多文房四宝的商店。钟岳之前听张来福说过,德宣斋是徽州老牌的书斋了,卖的宣纸也是质量上乘,当初用毛边纸,那是纯属练手,现在钟岳要进步的方向,在于章法跟布局。
钟岳微微一笑,这家伙,真是率性啊。不过他也不是很在乎是不是能获得黄明川的指导,漆书鼻祖都在体系呢,也不差这一句两句的指导了。下了车,钟岳点开手机中的舆图,现在的智能机真是便利很多,及时导航,连问路都省了。
有些是笔法上的连带,有些则是布局上的支撑。
中年男人眉头一挑,有些惊奇地问道:“你要生宣还是熟宣?”
再用了几张纸后,钟岳也尝试用了下一旁的熟宣,感觉还是生夹宣用起来最有手感,便走出小书房,看到店东正在与一名老头谈买卖,便说道:“三刀生夹宣。”
钟岳拿起一旁的笔,拿了张纸,用镇尺压住,落笔行书。
在如许的宣纸上行笔,即便漆书的用笔需求很大的笔力,但是还是让钟岳感遭到久违的晦涩感。
“想得美,你想去,周六周日去青少年宫就是了。”
坐上公交车,才转乘了两站,便听到手机又震惊了一下。
“年青人,买这么多纸跟墨,你是搞批发的?”
“不是,拿归去本身用的。”
一旁老头看着钟岳这身打扮,也是热情地保举道:“初学者不需求太好的墨锭,一得阁墨汁就挺不错的。”
东西得一次性备足,一瓶两瓶的,本身跑一趟市里也费事,买足了以后,也免得再一趟一趟的跑了。
老头一愣,“本身用?你这三刀纸,能用到猴年马月。固然生宣久藏,用起来更顺手,但是我那小孙子,三年前给他买的一刀纸,到现在,都还剩下大半刀呢,你这是华侈啊。”
固然练书法也有几个月了,但是钟岳还没有接管过体系的书法教诲,对于纸张的挑选也是一知半解的,“叨教有甚么辨别吗?”
“这款薄脆的是单宣,这款较厚一些的是单夹,这是净皮、这是棉料,这是夹宣、三层夹。”
“买点宣纸。”
店东眉头一皱,“我保举你还是用熟宣吧,毕竟初学者对于用墨掌控不佳,买归去三刀纸,用着感觉不好,这退货,小店但是不退的。”
“墨水,有没有好一点的墨水。”
还在清算背面纸柜的店东回过甚,“如何了?”
老头手中之作,鲜明如名家高文。
“不晓得啊,老蔡,咱不说他了,小店新到了一批皋比熟宣,您老尝尝?”
“就三刀生宣吧。”
单宣的吸墨性确切极佳,钟岳落笔以后,就较着感受的出来,不过跟毛边纸比拟,也差不了多少。不过笔落在如许的单宣上,钟岳较着感遭到,与当初拿来充数的劣质宣纸有着天壤之别。
店东笑着说道:“方才你在小书房顶用得那种墨,如何?”说着,就从背面的大柜子里,将一得阁墨汁拿出来。
店东将五瓶墨汁放在桌子上,“二十一瓶,一共五百。”
“好啊。”老头熟门熟路地走进了小书房,又仓促走了出来。
店东本来还要再多劝几句,不过来了买卖,见到钟岳又这么笃定,便从背面抽出三刀纸来,用一张牛皮纸包裹好,“一共四百二,打个折,四百块,此后多来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