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第3页/共3页]
秃子点头道:“好名字。乡籍?不消问了,这里是汾州西和县,你必定是这里人了。”他大笔一挥,笔若惊蛇。狄青觉悟过来,仓猝一把抓住了秃子的笔,叫道:“官大哥,你搞错了,我不参军。”
狄青大急,伸手要去抓那名册。虬髯之人冷哼道:“好小子。”他话音未落,已抓住狄青的手腕。
那人正蹚过溪水,本来要从这些人中间绕路而过,没想到才到了对岸,就见几个禁军如狼似虎般冲过来,吓了一跳道:“各位官大哥,鄙人可没有犯事儿。”那人身材高挑,非常年青俊朗,浅笑的时候,如温暖东风。
虬髯那人忙昂首望去,见小溪那头过来一人,笑道:“看来工夫不负故意人,快把他带过来。这小子个头不错,是块料子。”
暮春季气,莺懒燕忙,穿越如织。暖风浮滑,荡起纤柔花柳,嬉游六合。
方才的工夫,狄青已找了四个来由推搪参军,对子眼、体弱、多病、父母年老,不想一个都不管用。
这时俄然传来“嘡嘡”的几声锣响,惊起几只树荫中的鸟儿,破了春的慵懒。那颠狂的柳絮也似被惊醒幽梦,轻飘飘地落在溪水中,逐落花而去。
狄青眨眨眼睛,头一次对这个郭大人有了些好感,深施一礼道:“郭大人的大恩大德,狄青永久不忘。鄙人还要去铁匠铺,就先走一步了。”他再施一礼,仓猝拜别。
狄青大喝一声,翻腕挣开。虬髯之人本是勇冠全军之人,却没想到狄青腕劲极健,竟摆脱他的掌控,虬髯之人断喝一声,一拳打了畴昔。狄青遁藏不及,眼看要被那钵大的拳头击中了面门,不想他一个空翻,避开了这拳。虬髯之人见状大喜,拊掌笑道:“我就说你小子不差,能躲过本批示这一拳的人,硬是要得!”
秃子已问道:“姓名?”
狄青不想虬髯之人看似粗暴,竟然如此心细,忙解释道:“实不相瞒,家父是在六十多岁生的我,可生母倒是小妾,生我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呢。”
那溪水旁有几株大槐树,槐树下放着张木桌,桌前站着几人,都城禁军的打扮,左脸颊上均刺着“骁武”二字。那几人虽在打着锣,神情却有些漫不经心。
大旗旁摆放着两个木人,明显是提拔兵士时比较身材所用。
郭大人奇道:“那和你参不参军有甚么干系?”
狄青不肯参军,只是他焦急要去做件事,因而从这里抄捷径赶畴昔,没想到竟被这个不知是锅大人还是碗大人的抓个正着。
“瘦怕甚么,多吃点就胖了。病怕甚么,吃点药就好了。来人呀,快快将他的名字登记在册。”虬髯那人倒是饥不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