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章 辉煌的大胜[第1页/共2页]

来自后代的张循天然晓得,只要运营好军队与老百姓的干系,那拿天下的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并且,此次面对的可不是仆人、农夫,而是由县尉带领的真正官军,人数也比黄巾军多。

是以张循的打算是先将五台山全部山区节制下来,建立乡村按照地先扩大分力,堆集了必然的气力后再去攻占四周的县城。

为了制止兵士们思惟混乱,张循临时没有去改汉朝的军队体例,只是停止了微调。

除了给农夫分地盘外,别的一项最首要的事情天然就是军队的整编和练习了。

狂欢过后,第二天,被俘的县城官兵通过抱怨大会和张循的一番忽悠后,除了赵风和少数几个固执分子果断不投降,另有几个罪大恶极的军官被斩首严惩外,大多数官兵也都挑选了插手黄巾军。

这个标准,以现在的粮食产量来算,差未几相称于十税一乃至更低,并且没有其他的苛捐冗赋。

汉朝各个期间的税率固然有十税1、十五税一乃至三十税一不等,但这与浅显农夫干系不大,绝大部分地盘都在豪强地主手里,农夫只能租种地主的地步,很多时候房钱达到了收成的一半,还要承担其他的苛捐冗赋和劳役。

这时候,即便张循本身说三公将军托梦和卜卦之术是假的,也不会有人信赖了。

乡老选出来后,开端带着黄巾军清理坞堡周边的村寨。这些只要几户、十几户人家、没有坞堡庇护的村寨,在黄巾军面前没任何抵挡之力,天然全数归顺。

农户除了农业税外,不再交纳其他任何苛捐冗赋。不管种的是小麦还是黍稷(shǔ-jì)、高粱,农税都按每亩20斤小麦或等价黍稷、高粱的标准收取。

安然无虞以后,张循将陆家庄的山林地盘全数收拢来,除了留一部分给乡个人做行政经费来源及备用外,剩下的就以里为单位,按人数均匀分派给了农户。

本身的部下和百姓新兵,以及被策反的县城官兵,张循部下总人数已经达到了靠近300人的范围。

当然,恶霸地主之类的,颠末公判以后,还是会遭到惩办。罪大恶极的,斩首示众。罪过轻微的,劳役赎罪。产业嘛,天然就被充公了。

并且,作为中原抵当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中华第一关,在本身没有充足的气力去镇守雁门关之前,张循是不会主动去招惹驻军的。

比方这一里共有耕地400亩,十户人家共50口人,那就每人8亩。下一里只要地盘315亩,八户人家45口人,那就每人7亩。

接下来的这段时候,黄巾军总算进入了一个稳定、稳固战果的期间。

除两名围攻赵风的兵士受了点重伤外,黄巾军此次又是零灭亡得胜。

持续两场无人灭亡的胜利,让统统黄巾军士卒都已经对张循心折口服,乃至崇拜起来。

广武县城是不能去动的,那是雁门关的后勤供应基地,一旦攻占,必定遭到雁门关驻军的激烈反击。

这属于思惟层面的降维打击。

能够是因为赵风等200名县兵杳无消息、无人生还的环境吓住了广武县令,没再敢派兵前来送命。当然,广武县本身的兵力也所剩无几,就剩些衙役捕快,也只能勉强保持县城治安,在无权从雁门关及临县调兵的环境下,短时候天然是有力再战的。

近300人的军队,被他编成了2个屯统共4个队的正规军,外加独立的亲兵队和辎重队。每个屯设屯长一人、副屯长两人,50人队设队长一人、副队长两人。10人队则设什长一人、副什长一人。5人队则只设伍长一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