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63 同道[第3页/共3页]

自从他在繁阳亭做出了点成绩后,有人夸他有干才的,有人夸他爱民的,有人夸他导人向善的,也有人说他能佩服豪强的,但是却向来没有人由此以为他有“非常人之志”的。文聘的从叔父文直算是目光比较独到的,也只是在背后说他“深不成测”罢了。不详确细想来,他的统统作为都是为了能期近将到来的乱世中“保全性命”,在绝大多数的当时人还没成心识到即将会有黄巾生乱的背景下,他的这个志向也确切可谓“非常人之志”了。

荀贞心道:“还没见着人,就先替戏志才给我‘赔罪’,对朋友可谓经心极力了!对朋友尚且如此,何况对亲人、族人?难怪他与族人的来往固然未几,但却没有一个说他狷介孤傲的,凡提及文若之名,就算再抉剔的族人也无不交口奖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荀彧温文尔雅,浅笑说道:“四兄见了就晓得了。”顿了顿,略微放慢脚步,回过甚,又道,“四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以四兄的了解,这句话是甚么意义?”

荀贞更加不懂他的意义了,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话之意,蒙童亦知,有何值得辩论的处所呢?”

“前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句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联在一起,意义就是:‘我的学说,如果被时人采取了,那就太欢畅了。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被时人采取,但是有很多朋友附和,纷繁到我这里来会商题目,我也感到欢愉。再退一步说,即便没有被时人采取,朋友们也不睬解我,我也不痛恨,如许做,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么’?

荀彧站定脚步,诚心肠说道:“四兄既曾闻此人姓名,应当晓得他生性放达,不喜回礼法拘束,等会儿四兄见到了他,如有甚么失礼的处所,还请多多包涵。”说完了,长长一揖。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