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寇至[第2页/共3页]
“……,王6、小卓,你们各带两人,不必出来,守在庄子前后,一则制止有人逃出,二来防备亭舍、周边里落闻讯前来救济,三则,万一庄子里扎手,一时得胜,也好做我们的后盾策应。”
“不错,繁华险中求!多了几个保护是不假,但此地远近诸亭,除了乡亭、繁阳亭,就数这个柏亭刘家既富又好打,小陈的探察错就错了,又能如何样?不能轻松放过!就像王家说的,这笔买卖若能做成,来岁开春之前我们都不必再开张了。”
有人拉了拉王申的袖子,问道:“王家,那这就开打么?”世人都停下话头,将视野悉数投注到他的身上。王申咬着牙缝一笑。
“朝廷律令:若无调派,亭长不得妄出本部。那姓荀的虽人多势众,但没有县廷的号令,便是晓得了我们这边打劫,他又能如何样?……,上回我们打劫北乡沙亭,喊声震六合杀了小半夜,那周边诸亭不就没一个敢出头的么?王家,你也过分把细!”
世人顿时精力抖擞,鸦雀无声地纷繁起家,各自抽出兵器,略微活动了动手脚,便下了山丘,斜剌剌穿过郊野,投奔几里外的庄园。
诸人面面相觑,停息下脚步。有人说道:“这,这,……。”问王申,“如何办?”
――这个“王家”并不是黑脸黄须之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尊称。时人称家大业大者为“家”,偶然也用来称呼首级。
便在荀贞接到县尉号令,叮咛亭中诸人进步警戒后的第五天夜晚,繁阳亭西边十几里外,柏亭境内的一座土山上,有十七八人埋伏其间。他们埋伏的地段,正处柏亭西边,山外不远就是一个庄子。
王申望了望远处的庄园,庄中灯火闪亮,又再望了望更远处的里落和亭舍,大部分也都灯火明灭。他说道:“等这些灯火全都灭了,我们再脱手。”
埋伏在山上的这伙人儿年纪有长有少,最大的看着得有四五十岁,最小的只要十七八,大多短衣束袖,也有两三个衣衫褴褛,或执环刀铁剑,或持棍棒竹枪,有几个还拿有弓矢。这会儿都谨慎翼翼地在左顾右盼,时而看看周边的动静,时而望望远处的庄园。
雪后的风,砭骨冰寒。
这时夜色深深,四野沉寂。或许是受了世人的惊吓,一只宿鸟从田间低飞掠出,叫喊两声,振翅远去。世人都是精力严峻,有被吓了一跳的,小声谩骂几句。
王申眯眼观瞧,看了半晌,俄然发明个题目,心中犯疑,面上神采一变。
这黄脸黑须被称为“王家”的人地瞧了说话之人一眼,指了指东边,说道:“那边是繁阳亭。……,我且问你,在这西乡当中,最富的有三家人,一个是乡亭的高家,一个是繁阳亭的冯家,一个是柏亭的刘家。我们为何不在乡亭、繁阳亭脱手,却来此处?”
“走动时都轻点行动,别露了陈迹。”
自为寇贼以来,王申从郏县一起行来,这一年多做下了很多案子,有劫道的、有劫人质的,也有劫庄子的,部下不知杀了多少人,早成悍匪,胆量极大,他哼了声,瞪了跟在身边的阿谁“小陈”一眼,心道:“返来再找你算账!”握紧了刀柄,恶狠狠说道,“财贿就在面前,便算多了几个保护,又怎能过门不入?就连那北乡沙亭的求盗都被我们杀了,何况面前这只是个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