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分而治之[第1页/共3页]
“或许有朝一日能被任命为庐陵县的县丞县尉,那就已经达到了家父的希冀了!”
“罗主记又是用了几年做到郡主记的呢?”
那就是能原地升官!
佛教在此时已传入两百年,并且一向生长敏捷。近些年来因为笮融的原因,佛教信徒在徐、扬两州非常常见。
袁耀问向王氏县丞。
长久的沉默过后,本来最早出言反对的罗主记又第一个出声附和。
但拆分以后,他们这些南昌大族就会少很多敌手。就比如阿谁占着督邮之位的鄱阳雷氏,哪来的回哪去,也没资格和我南昌谌氏再争夺郡丞之位了。
袁耀暗道一声真没出息!
五官掾如许的闲散郡吏,还不如当南昌县的县丞呢。
袁耀点了点头,转头又问罗氏主记:“罗主记,我没记错的话,你这个主记之职,是秩比三百石吧?”
世人毫不包涵讽刺起来,豫章郡强族大姓很多,合作更是很狠恶。
是以自打上任太守周术身后,这个郡丞之位也空了两年,一向没人敢出头担负。
这就是典范的狼多肉少!
“这分郡之事,即使有不好之处,但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南昌乃万户大县,所属县丞当然是最高的四百石!”
“吏治腐败,然火线能治下,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袁耀正了正色,又大义凛然道:“自古治国安民之道,都是自上而下。”
“郡丞?就凭你?哈哈哈哈!”中间立即有人嗤笑起来。
“我历任小县县丞、次县县长、小县县长,为吏十二载,方才做到这南昌县丞一职!”
“如果依我之计,分郡设府,那么王县丞,或许你明天就能当上五官掾了!”
嘴上固然支撑,但王县丞内心却在想着,要第一时候把这个动静传给诸葛太守。
固然明天就是给这些封官许愿,但话还是要冠冕堂皇地去说。
罗主记苦笑一声道:“我能入仕做一微末郡吏,已是心对劲足了。”
像王氏、罗氏另有章氏如许的式微大族,能有人在郡里仕进就不错了,还妄图做仅次于太守的一郡之丞?
“王县丞,你这个县丞是秩四百石吧?”
在场世人绝大多数都投了支撑票,只剩下一开端反对的王氏县丞还没有开口表态。
至于庐陵路氏、修氏和储氏那几家宗族,实在对不住了,要怪就怪你们本身见地短浅,不晓得让族人在郡中任职。
“这豫章郡丞之位也是空了两年多了,谌功曹,莫非你就不想更进一步吗?”
“而你罗主记,就是新设庐陵郡的第一任主薄了!这可要比当庐陵县的县丞要高好几级!”
为了能担负郡丞、功曹、仓曹掾、督邮如许的郡中要职,把持郡县赋税之务,这些强族大姓也一向在明争暗斗。
“敢问王县丞做了多久的官,才到明天这一步的?”袁耀问道。
“你是能压得过鄱阳雷氏,还是能抢在谌功曹前面当郡丞?”
王县丞也的确有自大的底气。县分大县、小县、次县。他这个大县县丞的官秩,划一于小县之长,高于次县县长。
王县丞恼羞道:“那我这辈子总能当个五官掾吧?”
就比如这郡丞之位,秩六百石,位仅次于太守。不管谁当这个郡丞,都会惹人眼红,被一众氏族群起而攻之。
“恰是如此,我豫章周遭千里,足抵中原一州之地,仅一郡府如何能有效管理?我徐宗也支撑此策!”
“某也认同!”王县丞不甘心肠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