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铁马山河》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谋[第1页/共2页]

只是青州各郡,现在多数偏向于严绍,冀州也因为之前的原因,对严绍多有好感。独一能找的外援,也就只要远处洛阳的董卓罢了。

但对焦和来讲,严绍却如眼中钉肉中刺普通,只要有能够,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撤除此人的机遇,哪怕是跟大家声讨的奸臣合作…

不说平原、乐安两郡都偏向于他,单是北海本身的兵马就已经超越了六千人。而齐郡呢?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四千罢了。

幕僚如此,到不是说他公开里已经投奔了董卓。实在是不如此不可,作为焦和的幕僚,他跟焦和算是捆绑在一块的,如果焦和失势了,他也会跟着一块遭殃。恰好焦和此人也没甚么才气,想要希冀他去对于严绍,几近没甚么能够,这时便不得不借助一下外力。

“不然,前番大将军何进权倾天下,麾下兵马何止数万,最后?还不是死在了戋戋几个寺人的手里…”幕僚饱含深意的道。“何况现在在北海城中,对严绍不满的又何止一个洪家罢了,使君应当晓得,不久之前严绍曾经将迁入北海的住民构造起来,于荒地开荒的事,那边面有些乃至是各世家的逃户,那些世家本来是筹算把人抓归去的,最后却在严绍的出面干预下不得不罢休,使君觉得,他们就没有牢骚吗…”

焦和沉默了下,仿佛有些觉悟过来。

毕竟两人的好处是分歧的…

现在外郡的人谈及青州,起首谈起的都是严绍,是他斩杀乌桓叛军的豪举,至于焦和?那是谁?很多其他州郡的人乃至觉得青州刺史是严绍…

不管如何讨厌董卓,对严绍的讨厌毕竟还是赛过了统统,焦和踌躇了下,看向幕僚道。“那董卓筹算让我做些甚么?”

因为恰是严绍,让他几近成了无能的代名词,也恰是严绍,让他成了青州最大的笑柄――――――一个名义上是青州之主,实际上却没甚么存在的人。

那些常日里喜好清谈的文人凡是都有一个风俗,就是自夸忠臣。

幕僚并没有当即答复,而是先摆布看了看,肯定四周都没有人后才在焦和面前猛的挥了动手。

“这董卓到真是小肚鸡肠…”涓滴不想想本身如何,焦和调侃的道。

幕僚的声音抬高了很多,人也向焦和挨近了一些。“听闻北海世产业中,有一姓洪的,对严绍早有不满,使君好歹也是青州之主,在加上另有董公互助,莫非就没法说动此人出面对于严绍?”

特别是鬲城之战后,焦和号令麾下兵马返程,却遭到了领兵将领的回绝,这也证明他对齐国兵马的节制力有多亏弱。

“使君,话不能这么说,这严绍几次三番跟董公作对,若不予些惩戒,董公岂能服众?”这幕僚对焦和的脾气到是很体味,恐怕他跟董卓派来的使节起了抵触,以是才会本身亲身劝说焦和。“使君,此乃天赐良机,现在董公威行于朝堂,百官臣服,此番如果能撤除严绍,不但可去掉亲信大患,也能够奉迎董公,如此使君在青州岂不是稳如泰山?”

“开打趣!”焦和不成思议的睁大了眼睛,就连嗓门也刹时高了起来。“我如果有这个气力,还要他董卓干甚么?”

要不是朝廷对严绍也有些顾忌,只怕焦和早就被从刺史的位置上轰下去,就算如此,诸如杨赐等也在考虑要不要给他换个位置――――――固然心底对严绍有些好感,该做的事始终要做,现在严绍不过二十出头已经是一郡郡守,并且就连刺史都没法制衡,如果三十岁?四十岁了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