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特工皇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2章 琴音悠悠[第1页/共3页]

“殿下年事虽是与奴家相仿,穿的也只是平常深衣,可浑身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蔡琰嘴角挂着一抹甜甜的笑容,神采间带着几分调皮的对刘辩论道:“奴家虽未上过疆场,可殿下身上这股肃杀,倒是让奴家不由会心内发寒。”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代才女,嫁给一个短折的死鬼!更不能看着她,被匈奴人掳走,怀着满腹的才情,在匈奴饱受凌辱。

词牌这类呈现于隋唐,而昌隆于两宋的格律,对糊口在东汉末年的蔡琰来讲,自是一种极其新奇的地点。

纤长的手指悄悄拨弄着琴弦,一曲婉转的旋律,在高台上久久缭绕。跟动手指拨弄,琴弦中腾跃出的音符,时而如同滚珠落玉盘般清脆爽耳,时而又好似山泉淙淙般清爽高雅。

轻柔的风儿从高台上掠过,撩起少女额前的秀发,颤栗着她襦裙的衣摆。衣摆随风翻飞,素白的襦裙如同一朵活动的浮云,素雅中带着几分安好。

沿着门路缓缓拾级而上,刘辩的视野始终逗留在正抚弄瑶琴的少女身上。

听得刘辩论话,蔡琰昂首朝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站起家向他福了一福说道:“素闻殿下幼年豪杰,现在一见,过真不妄!”

可身在深闺,她已然是传闻过刘辩的名声。

“久闻女人才情练达,本日有幸听得女人操琴,本王真乃三生有幸!”待到蔡琰一曲抚罢,刘辩渐渐的朝她走近了两步,由衷的赞了一声。

在蔡琰十指悄悄拨弄下,琴音绕台回旋,久久不散。听着这美好的琴声,刘辩心内更加肯定,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期间,既然他能窜改自家必死的运气,他就要再与运气抗争一回,为蔡琰寻得个更好的归宿。

站在矮桌边,蔡琰低着头,并没有接着刘辩的话说下去。她的父亲蔡邕,在朝为官得了董卓很多好处,因为有着蔡邕的原因,虽是当着刘辩的面,蔡琰也不好太多评说董卓。

董卓一向努力于封闭刘辩的动静,可越是封闭,刘辩越是被坊间传的神乎其神。

“四百年来家国,八千里地江山。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兵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促辞庙日,教坊犹奏拜别歌。垂泪对宫娥。”望着光辉的阳光,刘辩想起了南唐后主的一首词,稍作了些窜改,背对着蔡琰,念了出来。

刘辩单独登上高台,他并没有打断蔡琰操琴,而是站在最上面那层台阶的边沿,悄悄的聆听着那美好的旋律。

身为世族家的女儿,蔡琰家教极严,与平凡人家的女子比拟,她要少了很多与外界打仗的机遇。

“文姬?”听了刘辩的话,蔡琰低下头深思了半晌,微微一笑,对他说道:“这个小字倒是高雅,只是奴家小字乃是昭姬!”

抚弄着瑶琴,蔡琰神采持重,娇弱的身躯中,此时好似蕴满了力量,她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的清楚,那么的动听心弦。

大城乃是战国期间,作为魏国都城而建,在大城当中,环环相扣,有着中城与小城两个城圈。

安邑城,分为大中小三个城圈。

“最是仓促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理歌!”将这一句连着吟了好几遍,蔡琰幽幽的叹了一声,轻声向刘辩问道:“殿下但是暗指董相国废殿下为弘农王一事?”

跟着她悄悄一拨,琴弦微微的颤抖着,收回一声清越的响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