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集-统帅篇[第1页/共3页]
关羽逃亡于奔涿郡,结识刘备、张飞,情如兄弟。刘备理事待客之时,关羽侍立摆布,不避艰险。徐州之战后,羽降曹,受封偏将军,受曹操宠遇礼誉。但关羽终不忘本,许以建功报曹操后拜别追随刘备。白马之战中,关羽策马刺河北名将颜良于万众当中,袁军皆披靡。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后,刘备尽收荆州诸郡,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安定益州后,命关羽
10张郃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南)人。少孤,好郑氏学,才兼于人。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官至大将军。维忠勤时势、思虑紧密、敏于军事、即有胆义,又兼心存汉室深得诸葛正视。随诸葛出祁山,久经疆场,累立军功。姜维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规复汉室。又思实际:由是练西方民风,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因而乘机九伐中原,降李简部、斩魏将徐质、破大敌王经,一时挫魏国之威。又段谷胡济践约退败。侯和为艾破。奈先费祎裁制,后宦臣黄浩弄权,互有胜负,悉未胜利。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老婆皆伏法。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厥后归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调,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回绝。厥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帮手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批示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以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取。孙权厥后采取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毁灭张鲁,然后毁灭曹操,周瑜在江陵停止军事筹办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脾气开畅,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乐律的弊端。
张郃是三国期间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兵中多有功绩。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谗谄,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安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军功。厥后,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保持败兵。魏明帝期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受命救济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去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兵,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夏侯渊是曹操部下大将,自曹操陈留起兵起,便跟从挞伐,历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之战后,夏侯渊卖力粮草补给,包管了曹操安定北方。而后夏侯渊又率兵四周征讨兵变,破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军功卓著,又随曹操平马超,灭张鲁,又破杨秋、刘雄、梁兴、韩遂、宋建等,再立奇功。而后夏侯渊督张郃、徐晃等留守汉中,与前来取汉中的刘备雄师交兵,在定军山为蜀将黄忠所袭,不幸战死。
掌管荆州军政。刘备即位汉中王,又加封为前将军,假节钺。随后关羽率军北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候威震中原。不久,因为火线荆州为东吴攻取,关羽军在火线作战得胜,关羽终究败走麦城。在临沮突围中遭到孙权军逆击,关羽壮烈殉汉。谥为壮缪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