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避祸设想(上)[第1页/共3页]
周氏点点头,笑道:“幸得道长玄术精通,述儿方保无恙。道长留下几件物事,让母亲转交述儿,若非提及此事,母亲差点忘了。”
汉时重孝重礼,后代迟早要给父母问安。颠末数日规复,姜述已能起家,压抑不住猎奇之心,一夙起来去给周氏问安,趁便扣问左慈一事。从寝室出来,穿过一道花廊,花廊两旁种着葫芦,新抽的新芽朝气盎然。朝阳从花廊东侧的菱形窗口射入,甚是夺目刺眼,久病体弱的姜述感遭到一丝暖意,深吸一口清冷的新奇氛围,心间俄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幸运感,心道年代固然分歧,糊口实在一样夸姣。
姜述数日深思,融会两段影象,俄然触起夺舍之前恍惚的影象,唤红衣小婢穗儿进房,问道:“我卧病之时,可有异事产生?”
姜述站在书房窗户前面,拉开薄纱,透过窗户向外看去。书房比院墙略高,视野非常开阔,小河弯弯穿城而过,两边绿树成荫,风景这边独好。姜述偶然观景,思路飘到远方,思虑今后的生长方向。无忧无虑的小资糊口是他宿世梦幻般的神驰,现在他已经具有小资糊口,却又不得不挑选放弃。倘若不能窜改汗青的走向,四年以后的黄巾之乱祸及州,青州大半郡县沦为一片废墟,目前具有的统统将在兵灾下变成虚幻的光影。
“噢?道长何人?道观那边?来此何为?”姜述诘问道。
“对,恰是左慈。”姜述话音刚落,穗儿立时接口说道,表情雀跃之间,底子没有细想公子本不该晓得这个名字,接着说道:“道长为公子烧符祝祷,不久以后公子便复苏过来。”
说完,周氏让丫环到阁房取出物事,递给姜叙。姜叙翻开手札,信上只要两行小彖:狼籍世需异世人寻古圣原意,清平时要慈悲心行人间大道。
玄门后代信徒无数,但是道行式微,姜述宿世熟谙一名崂山上清宫道长,很有些奥秘道行,以当代科学底子没法解释。想到这里,姜述生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当下又问道:“烧符祝祷?道长何时拜别?”
青衣美婢福了一下,道:“公子稍候,小婢前去通禀。”
汉朝实施征辟轨制,若非近支皇族或世族大师后辈,入仕要驰名誉或有功于国,不然寸步难行。刘备自谓出身皇族,又自称是郑玄、卢植弟子,因为没有文名名誉,二十岁时还是一介草民,厥后仰仗军功得任县尉,这才得以崭露头角。姜述此时髦是九岁冲弱,依仗军功短期退隐有望,仰仗满腹名诗佳文,**成名甚是可行。可惜汉朝与宋朝大不不异,宋太祖遗言不杀士大夫,宋朝即便一岁能背论语,皇家也不会猜忌。一样事件如果在宋朝之前,一岁能背论语会被视为妖异,九成九会落个族诛之祸。不敢过于妖孽,只能寻觅合适的机会,慢慢晋升名誉,但是时候又紧急非常,姜述苦思冥想,始终找不到分身其美的体例。
穗儿语气必定,很当真地说道:“五日前,公子初度醒来之时。”又思考一会,道:“道长与夫人扳谈过……还留下一封手札和一个包裹。”
只要四年时候,以姜家嫡子的身份拼搏一番?难度很大,但是不能不为之。倘若不为,只能逃命凭借别人,刀把抓在别人手中,除了挨宰有何抵挡余地?尽力以后若不能胜利,再行逃命避祸,已经经心而为,就不会懊悔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