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田家大妇(六)[第1页/共3页]
田希佳耦又谢过姜述,重新落座,田希叹道:“所谓家丑不成传扬,但是此事触及性命,已是遮拦不得。致家门蒙羞,实某治家无方而至。”
姜述劝道:“姑父勿怒,事已至此,姑父做好善后便是。且请阅完供状,此中触及性命,倘若措置不当,恐于田家名誉有碍。”
姜阳道:“夫人,我以为少主激愤孔氏,使她分寸大乱,是成心而为之。孔氏现身明处,则没法暗中使坏。公子让姜丁击伤其脸,也应是成心为之。孔氏得**全凭几分姿色,如果其间勾引田家姐夫,或会另生枝节。孔氏脸部受伤,本钱顿失,于田家姐夫影响便弱到了极致。再则,少主并非莽撞犯险之人,敢行此事定是拿捏好了时候,不然不会如此偶合。”
姜战亦赞道:“层层递进,扫尾反结凝重,惹人沉思,确切不错。”
姜述低头深思一会,自是不会大费脑筋现场作诗,从影象里搜索唐宋期间的绝佳好诗,募然想起一首,道:“来时见农夫于田间锄禾,就以悯农为题。”接着吟道:“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姜战笑道:“述儿此番功绩不小,只凭刺探来的动静,便将此事因果大抵推断出来,六叔不过按此思路履行罢了。”
姜述方才会商文学,观点甚有独到之处,田希已是生异,又听姜述已能作文,问道:“可习诗赋?”
周氏心道门房卑贱之人,即便丢了性命,田家也不会与姜家翻脸,忧心不由去了七分。又有仆人来报:“孔氏到庄门与公子闹翻,孔氏恼羞成怒出口痛骂,公子让姜丁上前掌脸十记。孔氏挨打后怒不成遏,让仆人围住公子,欲对公子倒霉。”
周氏不由站起家来,又慌又急道:“案情将要明白,孔氏已将伏法,何必生出争论?述儿金贵之躯,何必与这般贱人计算?如何这般胡涂!传令,集百口丁,敏捷奔赴城外田家庄园。”
田希评道:“真假连络,相互对比,前后映托,固然浅显易懂,却无单调陋劣之弊端,令人常读常新,诚为佳句。”
周氏放不下心,让姜虎带人前去策应,此时又有仆人传来动静,道:“少主此举公然轰动田家,多人聚于庄门,有人取了少主与六爷的名刺,已经报入府中去了。田家人捞起门房,少主又让姜丁抛其入水,不准世人援救。”
姜战见姜述所为,浑然不似九岁顽童,办事有急有缓,轻重有度,又有礼有节,一举一动与长相极不调和,心道:“述儿病愈以后,前后判若两人,神授之人公然名不虚传。”
姜述本不想彰显太过,却又想姑母此次蒙受委曲,与姜家日渐败落大有关联,不然别人安敢如此相欺?念及此处,姜述答道:“请姑父出题,诗作不佳,莫要讽刺侄儿。”
姜述接着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姜阳止之道:“孔氏初掌家事,民气不附,家人固然不敢违背号令,却也不敢伤害述儿。再则姜丁等人保护摆布,田家仆人即便上前,也不会至心着力,定然无事。”
此诗为中唐新乐府活动倡导者李绅所著,声韵方面很讲究,采取不拘平仄的古绝情势,用比较典范的糊口细节和人们熟知的究竟,集合描画出当时的社会冲突,说出了百姓的内心话,以是亲热动人,概括而不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