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汉葬歌(终)[第1页/共3页]
刘协倒不是真指责王允晓得了这个奥妙,他还真没把这个密道看得太重。听到王允的解释,他悄悄感喟,有些茫然。
“停!”
刘协蓦地昂首,他的眼中尽是摆荡,像是一个少年哀告着父老。
“怕死的人谁还敢跟着您?”
“王允这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禅让大典这一天。
“司徒公,我逃出去后,投曹操如何?”
董卓怒不成遏地把桌上的杯子砸了下去,报信的令兵被砸得头破血流却不敢吱一声。
王允点点头,又从怀里拿出一块绸布,翻开后是一支精彩的凤钗。他递给伏寿。
“老爷,偶然情愿陪你赴死。”
王允带着三千羽林军直闯城门,终究全数就义。
羽林军的懦夫们很快就都倒下了,三千羽林军无一人投降,王允很满足。
司马,掌管天下兵马。
汉献帝不知所踪。
泱泱大汉,4千万人丁,只剩下这100人的军队了。
“・・・・・・司徒公的意义,朕懂了。”
短短一句话,刘协和伏寿不难明白这此中包含着如何悲壮的决意。伏寿接过凤钗忍不住流下泪来,刘协悄悄抱住了她。
禅让大典公然震惊了天下。
以是,虽说是三公迎奉天子,实在也只来了王允一人。
“陛下,喜好学医吗?”
“陛下身边董贼的耳目浩繁,这等奥妙大事,我等实在不敢事前禀告陛下。”
政略不可,天下也会有像他如许的奸猾之徒能够帮手天子。
这并不出色的、并不传奇的、并不出人料想的结局,却没有坠大汉的威名,正合适汉室的末路。
王允大笑,这小子还真是个愣头青。
王允回过神来,却闻声吕布在对他劝降!
王允驾着马车奔向西门。
“呵呵,陛下能有医者仁心,何必惭愧?老臣这有本医书,是汇集来的孤本,送给陛下,但愿陛下今后能悬壶济世,平生安然!”
刘协点点头,朝中忠于皇室的早已所剩无几,王允、伏完能够说是他最靠近的人。这两人对他而言,如师如父。王允的话,他非常信赖,他又问道。
谁知王允仍然点头。
是吕布,看来伏完老弟已经去了。
“司徒公,你和我们一起走吧!”
顷刻间,王允哑口无言,他咬牙道。
他走到这一步,岂会畏死?他放走了献帝,董卓岂会放过他?
伏完、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士孙瑞、杨瓒等六人伙同数十个死士在禅让大典上俄然行刺,董卓固然毫发未伤,却死了几十个拥董的官员。
若非两任昏君留下了这个绝境,陛下定能成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
・・・・・・
“逆贼董卓现在正前去禅让台,请陛下和皇后娘娘快些换了便服,从宫中密道分开吧。”
终究老管家接过了信。
“可现在这天下,我逃出长安后又该如何自处?”
王允也笑了,但他不是讽刺,他感到很欣喜。
他狂笑着拔剑刺向吕布,被高顺一剑刺死。
董卓毕竟还是称帝了,立国号“秦”,定都长安。
・・・・・・
他看得更透些,普天之下,陛下能依靠的只有身边的他们罢了。
相国府。
这天下如此多人贪恐怕死,这长安如此多人弃汉助董,他身边如何偏有人不怕死。
“那刘备呢?”
数十个死士擦干刀口上的鲜血,守在了献帝寝宫内里,王允单独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