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方丈进货去了[第1页/共3页]
念翁笑眯眯的一点头,“三十贯谢谊,家仆已挑来。另有一事相询,去月秋拍之上,家主错过了许侍郎的《鬼谷子上山》。欲明岁春拍之上,争拍一幅许侍郎的墨宝,以拾遗补憾。听闻少林行内尚留有一幅,不知两千贯,明春可否割爱?”
“…呃?”
这把朝中的大儒气炸了。
市由官府办理,与市民住的里是严格分开的。买卖者只能由市门出入,市四周有垣墙,以此限定市外买卖。
女施主:“我请佛珠。”
然后,这些太门生又在洛阳拜入三公九卿,高官巨宦门下,成为“弟子”,构成“举主”与“弟子”牢不成破的好处联盟。
“那。”
鸿京都学一呈现,不靠保举,布衣就能来上学,就是书法辞赋好,学学艺术,就能靠近天子,就能被门选仕进,这还得了?
北方联盟驻洛办,是完整公开的“盟邸”。
“不是,那就是桃儿,一斤桃。”
府“邸”的“邸”,就是“驻郡办”“驻州办”“驻洛办”的意义,官办的食宿兼办事衙门。大汉各州的王国,郡国,诸侯国,西域的胡部,各方蛮夷的驻洛之府,就叫“邸”,“清河邸”,“河内邸”。
桌旁年青人闻声就笑:“论吃,我就服断背。”
念翁似有些拘束,游移了一下,才举筷夹了片,送入嘴咀嚼两下,赞了声好,就落筷急问,“吾家三郎求请的《三星报喜图》,可有了下落?”
“呐。”
且“邸”另有特权,可充“市”。都城,州郡治所,县城,买卖的“市”,像是洛阳金市,就满是官营开辟区,是“隔断市”。
洛阳南宫门前这条街,多是国邸,郡邸与夷蛮邸,俗称“百郡邸”。
“唔?”念翁闻声有点懵,又一恍神连点头,“…嗯嗯,只如果许慎之公子墨宝就好,在那边?”
李安嘴里客气,语气却没甚么客气,“钱货两讫,三百贯已送慎之公子府上,信得过少林吧?”
看着画的歪七八钮的秤,馒头一样的肥桃儿,念翁眼神板滞,嘴角有点抽抽。
“这…这仨桃,就是福禄寿三星?”
“念翁忘了,你也忘了吧,别忘拿走你的十五贯谢谊就是了。”
大使馆与驻洛办二合一的“邸”,就钻了这个空子,把本来只作为朝宿之舍的“邸”,充当起了商店与夜总会。
“尝尝我们的少林火腿肠。”
就是这片艺术氛围比较稠密,才合了寺人的意,繁华呀,太合适开大学了。
“客气。”
百乐门的驻洛办,就开在这里,租了小苑门里“河内邸”的一小半,占地七八亩的房舍与一个小庭苑,对外开着个石拱玉轮门。
小和尚:“阿弥陀佛,女施主,买个香不,求子可灵验了。”
“你拍拍看喽。”李安夹了筷火腿肠,不觉得意。
天子的频繁出没,与寺人对学子的关照,与太学地点的南市一样,也让鸿京都学这片,更加繁华了。
门外没幌,门楣无匾,只在门侧砖墙上用吵嘴鹅卵石镶了五个字【少林典当行】。
“咳。”
念翁呵呵一笑,“两千贯,也已挑来了,来回不便,且先存放贵行可好?”
寺人也很讲义气,对天子忠心耿耿,政变都晓得先护好小天子,对小天子好的后妈都不杀,一贯知恩图报。见刘宏酷好辞赋,书画,音乐,就特地在皇家鸿都藏书馆外,办了所艺术类专科大学,那就是“鸿京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