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长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2) 疾苦[第1页/共3页]

“唉,说来还是要感谢那位大人,要不是那大人给了我们这些银钱……”樊大婶便像赵嫣诉说着那日几人别离后的事……

吃罢午餐,奉告曹嵩后,赵嫣便带着环儿和一个熟谙路的曹府马夫去寻之前所说的河头村,三人坐在马车中出城行了十数里方到那河口村,赵嫣经常撩开车帘记取这来路,却一起看到沿途的村庄如同荒村普通。说是荒村也不为过,水患过后这些或茅草房、或板屋多被冲塌,即便未倒的房屋也是被河水泡的发潮,也无枯燥草木来修补陋室,便只待日晒足了挑些较干的草木略作挽救,图个聊胜于无。

“哼,大将军梁家?也就是他敢如此,不过也没几天了,传闻太后已经快……”姓袁青年虽语气还不客气,可还是抬高了声音。

“孩子,这些都是你做的?可真是有双巧手啊!这尺寸竟也非常称身,我们夏季便不会挨冻了……”樊大婶感激隧道。

“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李兄怎话到嘴边却不敢说了?嘿嘿”袁姓青年嘲笑般说。

“天下事有甚么事他梁家做不出来的?前一个小天子不就是梁冀毒死的吗?传闻还是和常侍曹腾暗害的……”那姓袁少年又说,颇不觉得意。

“大将军?”倒是赵嫣在两青年的身后,只因方才马车来时闪到了一角,两个青年并未重视,“这些光阴总却总听到这大将军的传闻,听听也好。”赵嫣对两人的话很有些兴趣,以手表示一旁环儿不要说话便躲在两人背后听着。

那日一下课赵嫣便从袖中拿出一物,递给曹嵩,和顺道,“便要入年了,嵩儿又要添一岁了,《礼记》说‘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嵩儿今后见长辈要戴这衿缨才行哦。”竟是一个香囊,这衿缨便是香囊,说的是青年人见父母长辈要佩带香囊。

“咳,咳,是谁家马车敢在这洛阳城内这般猖獗!”倒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人一样也被马车的灰尘呛的不轻。

“如何又是这大将军……”赵嫣心中不悦,竟瞥见赵忠口气中似带着羡慕崇拜之情,便说,“这大将军身为武官之首,现在各地遭难,百姓刻苦,他不知抚恤也罢了,却还大修自家宅院……”赵嫣连续气说了好多大事理,赵忠被这妹子吓得楞在原地不动。

赵嫣看着这荒败的气象心中苦楚,忍不住想起儿时和母亲哥哥在村中如果碰到水患,到了夏季便会忍饥挨饿,冻得颤抖,小时不知为何会如许现在一起看来便已知情由。又想到那洛阳城中的繁华,官宦贵族家中火炉燃的热气实足,更有暖衣热食,住的更是深宅阔院,却怎能想到仅十数里以外的洛阳百姓竟糊口如此,那梁冀竟还花重金扩建本身的府院,心中更是对这些达官权贵深自悔恨,想到本身也住在阔府之上,竟连本身也恨上了……

赵嫣又筹办把一双纳好的鞋给了赵忠,另有曹腾与曹福的,只因这一干人均不在府中,便交给了奴婢代为转交。而为那夏侯佳耦做好的衣鞋也已备好,便想午后便去寻他们,本想和哥哥一同去,可这些天皆不见哥哥踪迹,话也少了很多,不知在忙些甚么,心想这些衣鞋须得入冬前给他们送去不好再拖,便筹办本身去了。

转眼不知过了多少日,气候转凉,竟要入冬了……

本来那今后,那些流民仍在城门盘桓了半月之久,只因水患未退,若在畴前,官府需在城外搭些棚子,熬些稀粥去布施流民,听樊大婶说在她祖辈之时,官府还会给些铜钱,或派小吏去助他们补葺草房,也不知是真是假,也只是传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