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页/共3页]
他觉着这件事不值得大张旗鼓。
维摩却反问道,“万一李斛的内应就在王琦军中呢?”
二郎心中也不由会闪过这么个动机,若维摩没法稳定局面,这对他而言也一定不是个机遇……可也只是一闪念罢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天子除了一句“好好扶助你阿兄”外一句话也没叮咛他,维摩更是毫不避讳的思疑他,二郎总觉着有那里不对。
维摩又问道,“凌云说李斛在城中有内应,此事你如何看?”
当日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细心机考起来,事情才一一了然起来。
维摩道,“你不要多想――我并不是思疑你,只是就事论之,李斛的内应最有能够在江戍。尽快改换江戍,这也是阿爹的意义。”
天子不放心的并不是他,而是快意。至于维摩,二郎觉着应当是因为前阵子本身风头太盛令维摩心生顾忌,维摩想趁此机遇证明他并不必本身差吧。
车行在路上,出宣阳门时,他忽就认识到――莫非是因为李斛?
二郎想了想――王琦本是他担负丹阳尹时汲引发来的幕僚。北伐得胜以后江下水贼鼓起,他便调拨了三千人马给王琦,命他戍守采石渡,沿江巡查。他是扬州刺史,除了建康水路以外的这一段江上防务,本来便该他来卖力。
贰内心很清楚,眼下不是争权夺势的时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现在最要紧的是和维摩合力安定大局。也好令父亲放心养病。
维摩思考半晌,弥补道,“――接引叛军渡江这一条是最要紧的。”
在这个题目上,他也只混乱了那么一会儿。他想,他当然是天子亲生,这点毫无疑问,天子也必定没有思疑。
二郎便将嫌隙临时抛开,道,“若大肆盘问起来,徒然扰乱民气。不如暗里暗访,选可靠可托之人扼守住枢路,加强江上巡防。”又道,“内应能做的不过是接引叛军渡江,在城中制造混乱、趁乱开启城门一类……只要丹阳尹和城戍谨慎防备,想来内应也无机可趁。”
维摩见他没有贰言,便道,“那便马上令王琦设防返来吧。”
到底还是劝止道,“城中合法用人的时候。可贵他从汝南来,熟谙叛军的习性,阿兄何不留他在身边咨询?去江州传旨这等小事,又不是非他不成。”
二郎沉默了半晌,道,“阿兄想令他去江州传旨?”
未几时,维摩便和顾景楼一道从殿里出来。
天子伶仃留维摩说了一会儿话。
但是既要和维摩同心合力,这些事上他也必定要有所让步,故而二郎也只思考半晌,便道,“阿兄说的是。只是不知该调谁过来?”
二郎等在书房里,沉默思考着建康的局势。
快意本身是否晓得这件事?
他想,莫非真如传言所说,他阿娘曾是李斛的老婆而快意是李斛的遗腹子吗?
如果她晓得了……是否会想回到亲生父切身边?
二郎道,“臣也是这么想的。江戍兵力还是略嫌亏弱了些,另有上游枢路特别是采石渡,也得增派人手前去扼守。”
二郎一时无话,只道,“臣弟明白,统统唯太子殿下之命是从。”
维摩道,“我提了一句,他说眼下的局面危急,得空顾及后代私交。”又道,“我也觉着,要见面今后有得是机遇,眼下要紧的还是尽快令顾公入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