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页/共4页]
那少年又笑道,“是。”
她才坐下没一会儿,便见渡口处有个少年下船。
“是。”
“恰是要兵戈了,那些魑魅魍魉才会跳出来——不瞒你说,我去北边也是为了刺探动静。”
如定见小二哥只盯着那铤金子,被他欺负得半点脾气都没有。便悄悄敲了敲桌子,对小二哥道,“他的账我付。”
快意便道,“你是要去北边吧?”
“小店满客,且这就要打烊了。客长还是往前边儿去看看吧。”看到那少年背后长剑,又懒洋洋的指向东南,“从那边篱门出来,走不远就是瓦官寺。瓦官寺前头有善信开的堆栈,供应斋饭。您这马,那边儿也能给您照顾好了。”
快意道,“你是从江州来的?”
道,“结账。”
他抬眼望向小二哥,“——烦劳去喂一喂我的马,要按着我说的配比,让它吃饱!”
快意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笑道,“你也要让我找钱吗?”
那少年却又轻巧笑道,“我胡编的。江州并未苛酷至此。”他笑道,“看来这顿饭钱我是付不起了。”
他穿得陈旧……乃至有些脏兮兮的,可提及话来却颐指气使——或者该说发号施令?快意冷静的想,这般理所当然让人服侍的语气,倒和二郎有几分像。
干脆便不回府,直奔长干里而去——她名下有好几支商队,每一支都曾几次顺利来往南北、出入蛮荒之境,就连在荆州遭受官军劫夺也都能满身而退。从当选一支跟在雄师背面刺探着动静,想来也并不难堪。
快意:——他有,他绝对有。说没有只是在抨击小二哥之前说没座了!
那茶铺侧近便是茫茫江水,江上洲渚散落,苇花飞白。眺望可见凤凰台。天高风急,鸟雀高飞。
他是用心的,快意想,他在讽刺小二哥先前看衣认人。
快意便同他们商讨过如何通报动静,带些甚么东西上路,又听他们细心会商谁会说鲜卑语,该如安在北边行走……恰中午将近,快意便请他们吃渔家饭。
但若真这么说便太无趣了。她想了想,还是一笑,转而道,“你从南边来,那便和我说说个南边的动静吧。”
这少年先在江边洗洁净了手脸,这才牵了马走到茶水摊前。将缰绳向小二哥那边一递,“给我喂一喂马。马食要六成黑豆,三成麸皮,如有燕麦,拌一成燕麦,若无,便拌一成稻米。”又道,“给我来一壶热汤,三升米饭,一份蒸鱼。”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恰七八月里,她先前派去交阯、巴蜀一代的四支商队都前后返来,其他商队多数展转在扬州一代运营蚕丝和米粮买卖,并未阔别建康。
还是霁雪先回神——因为快意把那把芦苇塞给她了。霁雪面色绯红的抱怨道,“哪有拿一把野草送人的?”
——快意那桌上,确切只坐了她一小我。
那少年极风趣,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身陈旧的灰布衣衫,却乘一叶扁舟、携马渡江,背上还背着一柄长剑。
快意道,“甚么动静都成。比方江州的米价如何?天子用兵,不晓得有没有影响到官方米价?”
待从总舵里出来——因店铺都在长干里,多临江靠河的原因,快意便用“舵”来定名本身的商队,用来集集会事的园子就叫“总舵”。徐仪晓得后还曾笑道“还真有这么点意义”,当然快意更但愿听他说这称呼“雅而风趣”,但徐仪恰好说“任侠风趣”,那里任侠了啊!——总之从总舵里出来,快意略感觉有些口干。记得后渚四周有一家视野非常隔阔的茶水摊子,她便去那茶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