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第1页/共6页]
方大叔吓了一跳,向来没起过这个心机,赶紧点头道:“这哪行!大顺都及冠了,比延宁还大几岁,可青青还是个孩子呢!”
“延宁是秀才,我们大顺就不是秀才了吗?要我说这就叫门当户对,亲上加亲!”陈氏越说冲动,恨不得当场把这门婚事给定下来。
刘青怕的是外人,既然要跟那些商店合作,秘方就是他们的独一保障,如果那些人本身晓得秘方,底子不消找他们供货。而这些做买卖的人,他们都不熟谙,有好人天然也有奸商,有些报酬了钱不折手腕,他们家都是些诚恳巴交的庄稼人,真要被故意人套话,或者家里这些人生了嫌隙,被威胁利诱上了钩,把秘方交出去了,这条赢利的门路就断了。
“瞧你说得这么玄乎。”方大叔撇嘴道,“我们小柳不也去喝酒了,这么说我们家也有这个意义?”
从省府返来,在家刘家的这段日子,刘青也做过一批手工皂,当时刘家人都去干活了,只蒋氏有事在家,恰好见证了她是如何措置那些柴灰的,现在也不奇特,就点头道:“你再教我一遍,到时候我就按着你的体例弄。”
陈氏抿了抿唇,认命道:“谁叫人家是少年英才呢,我们家大顺如果能连中三场案首,想必青山书院的先生们也会这么正视的。”
蒋氏还没认识到题目的严峻性,打趣了一句:“那不就立室传秘方了?”
事关他们家能不能赚大钱的题目,蒋氏也不敢掉以轻心,盘算主张趁着孙子回书院之前,必然要把这事给定下来,再过一两个月,山上的野茶籽都熟了,要不要收买,再不决定就来不及了。
刘家这边说到方家,方家那头回到自家,陈氏和方大叔关起门来,伉俪两也筹议开了。
本来刘延宁早些回书院,也能早点安下心来读书,蒋氏没甚么分歧意的,只是她想到孙女儿做的肥皂,她跟老头子和儿子们,都是囫囵说了几句,还没有下定论,就等着有见地的大孙子考完试,跟他问个章程。
陈氏顿了顿,又道:“你如果不信,后日看青青她娘会不会让她来我们家吃酒,就能晓得他们家甚么意义了。”
当然蒋氏焦急的不是孙子离家,一个秀才还不至于就让他们完整满足了,人都是往高处走,现在孙子成了秀才,蒋氏当然但愿他再成为举人,乃至进士,乃至当个大官,是以来岁的秋闱,蒋氏内心的正视,分毫不比童试少。
方大叔被她这么一说,倒是愣了一下,有些游移道:“大顺比青青大了那么多,当真……合适?”
刘家世民气里也活络起来,一个月多三四两的进项,一年就多了几十两银子,够他们一家长幼吃喝不愁了。
听他们筹议问,刘大爷也乐呵呵的道:“如许的话,提早两日进城罢,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延宁和青青都能陪我去铺子看看。”
刘二叔便猎奇的问:“青青,二十斤油,能出多少肥皂?”
蒋氏下认识的反对道:“那不可啊,延宁,你不晓得那些做买卖的都黑心,本来一块肥皂能卖一两银子的,我们拿去铺子里,那些掌柜的恐怕一半的代价都不会给我们。”
只是刘青忍不住感喟,内心非常绝望,她是想靠这个赚大钱的,最好是一劳永逸,能耐久赢利,今后就再也不消头疼如何发财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