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寿辰(上)[第1页/共2页]
马毬场边上,有连缀的楼台,此中最大的一座,名叫摘星楼。
春末夏初,虽经常有雨,但气候凉而不热,非常恼人。
我这玉清观方丈,也算得女官,故而跟六尚等女官们一起坐在皇后四周。
内侍应下。
畴前在先帝时,一个太后寿辰并不会成为甚么新奇事。
也就本年碰到这整四十的大日子,太后才终究松了口,让宫中开宴。
龚太后端坐摘星楼的殿阁之上,接管世人朝拜。
明玉正咀嚼着糕点,眼睛也不抬,将佩姈唤来。
“宫里的那些岭南蜜柚,另有么?”她问。
太后和颜悦色,与贺氏说了一会话,传闻她有些咳嗽之症,便向内侍叮咛道:“太医署的陈同昌乃此症圣手,让他去将军府为夫人看一看。另有岭南新进贡的那些橘红,也送些畴昔。”
芙蓉园是一处皇家苑囿,在长安城外郭的东南角上,毗邻曲江池。
对于都城的官宦贵胄们来讲,这无异是一桩新气象,还带着某种预示。
明玉坐在另一侧,高髻上的钿钗珠玉生辉,绛唇点得恰到好处,将略显清冷的面庞也染上了几清楚媚。
除了表里命妇,百官宗室也来了很多。太后喜好孩童,还特地答应世人带上家中后代。芙蓉园里到处笑语声声,是景璘即位以来前所未有的热烈。
马毬场上,越来越热烈。巳正,大鼓一齐擂动,在喝彩声当中,马毬赛收场了。
先帝时那和乐夸姣的光阴,仿佛又要返来了。
她身着礼衣,虽一贯的无多赘饰,却自有威仪,雍容华贵。
中间的嫔妃拥戴道:“恰是。前番那蜜柚,也是岭南进贡的,圣上不给别人,独独只赐给了淑妃。”
毕竟先帝爱好聚宴,莫说寿辰,常日里表情好些也总会聘请大臣亲贵到宫中宴饮。逢得寿宴之类的,更是每年都有,绝无错过。
不过很快,浓云散开,太阳暴露些脸来,将宫中和各处苑囿映得春光明丽。
太后寿辰这日,一大早,天空就飘起了细雨。
女官们互换着眼神,仿佛都在为常日里不拿正眼看人的董淑妃吃瘪而欢畅。我得空理睬很多,只将眼睛看着摘星楼的下方。
当年还是齐王的太上皇那封神一战,就是在芙蓉园里。
多年以来,芙蓉园的马毬赛就是长安城里的一大盛景。
珠帘前面倏而无人出声,终究耳根清净。
于京中百姓而言,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芙蓉园里的马毬赛。
“送到国公府里去,赐给家奴。”明玉淡淡道。
每逢节庆,天子为表与民同乐,便会带着后妃后代驾临芙蓉园,与臣民共赏赛事。
远了望去,宫城矗立的城墙和巍峨的城楼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轻纱半掩,让躲在前面的统统愈发显得诱人而深浅莫测。
本日,摘星楼与四周楼台皆装点一新,张灯结彩。来向太后祝寿的人,近年节朝贺时还要多。
珠帘前面,崔贤妃也满面笑意,手风俗地覆在小腹上,喜不自胜。
外臣家眷以及一众外命妇顺次拜见太后,隔着玉阑珠帘,宫中五品以上的内命妇们陪坐着,张望着这可贵的场面,交头接耳,小声谈笑。
可惜因得前些年战乱,芙蓉园里的马毬赛就停了。新帝即位以后,厉行俭仆,这盛事也未曾再开。现在要办马毬赛的动静传来,都城高低皆为之一振,大家都等着到时候去观赛,凑一凑热烈。
来观赛的百姓更是百倍于达官朱紫。张目望去,下方的马毬场边上,更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以万计,黑鸦鸦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