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使者(下)[第1页/共2页]
宴席散了以后,子烨与景璘说了一会话,而后,与我一道回宫。
他似踌躇半晌,少顷,还是凑过来,低头向我。
“未曾。”子烨道,“我提起以后,他亦感觉非常安妥。”
“归正不准丢。”景璘一贯的霸道,“这是朕赐你的,你就算死了,也给我带到墓里去。”
景璘谛视着我,仍笑着,目光却似有几分当真。
他瞥了瞥我:“欢畅了?”
“朕记得,你第一次戴上这个以后,宫里的嫔妃都在争相仿照。”他说,“说来,不过两三年的日子。朕当上这天子,也就是这两三年。”
“他方才与我说,回京以后,便会为杜先生免罪。”子烨道,“接着,你便可择日诰封。”
景璘唇角一弯,终究规复了笑嘻嘻的玩世不恭的模样。
对于能够亲身去北戎和谈之事,景璘明显非常对劲。
我想了想,道:“为杜先生脱罪之事,林太傅也晓得了?”
“晓得了。”我说。
那锦帘拉开之时,二人皆是正襟端坐。
没想到,我这算盘并未逃出景璘的眼睛。
“此事,由他来提最好。”他说,“和谈之事,本就是他在办,提请人选亦在他职责以内。”
我将秦叔的信看完,想了想,将信纸点了。
他是杜行楷的表兄弟,与祝氏和杜婈是亲戚。杜行楷能脱罪,对杜家是功德,对林知贤也大有裨益,天然不会反对的。
兰音儿站在我身边,望着那马车拜别,忽而道:“皇后,秦先生那边传了动静来,是关于你说的那位名叫阿南的北戎副使的。”
“我还须与他们议事。”他看着我,目光灼灼,“等我返来。”
这些日子,我们就像陌生人。
“如何了?”他问我。
我看向她,来了兴趣:“哦?”
谁问这个。
我愣了愣。
“那么圣上可有甚么表示?”我问。
子烨谛视着我,少顷,令驭者驶向宸元宫。
“这是京中送来的。”他指着内侍抬来的几口箱子,对我道,“畴前太后和朕给你犒赏了很多东西,你大多都放在了玉清观的库房里,撇下不说,竟还要分给玉清观里的女冠。这可都是御赐之物,就这么入不得你的眼?你究竟在想甚么?”
“方才林太傅在宴上问起人选之事,是你安排的?”
至于此人的出身,因为他是生在外邦,秦叔鞭长莫及,并不能完整查个清楚。不过按照那些在洛阳糊口的胡人们的说法,阿南确切与突厥王庭有些亲戚干系,虽不知他母婚究竟出身哪一支,但他的手上仿佛有突厥可汗赐下的信物,平日里不管是做甚么,突厥人都会卖他几分面子。
我了然。
“有甚么可恼。你是圣上,我再恼你,也不成不见你。”说罢,我反问,“你恼我么?”
我说:“你既然早决定了让圣上去和谈,为何不奉告我?我还觉得你不肯意。”
我说:“林太傅未曾反对?”
这拂尘,实在并不凡品。上好的马尾,长须乌黑;杆子是从一整块的碧玉里切出来的,不管多热的天,手握着,总有凉意。
“我要这些有何用?”我将一柄拂尘从内里拿出来,看了看,道,“莫非要我再度削发不成?”
再前行一段,俄然,外头传来承和宫前内侍施礼的声音。
他说得没错,这些东西,都是御赐的,不过都是些法器、衣料之类的日用之物。
子烨没有否定。
“我为何不肯?”子烨道,“你说得非常有理,让昱之出面,甚为安妥。只是当时,我感觉此事还当与林太傅他们筹议,故而说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