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 143 章[第1页/共3页]
而她比来虽占了上风,但因有文婉玉从中均衡,宁祯扬又时不时往香凝那边去听曲歇宿,香凝倒没如何在滴珠手上亏损。
绿意看到此处,拍案而起,情不自禁地咬牙道:“这于丽娘也太命苦了,先遭奸人所辱,现下又要被赶出阳家!”又难受道:“女人,于丽娘究竟得了个甚么成果,总不能好人没好报吧?”
回了姑苏今后,她频频想把这事对顾长清一说,听听他的观点,不知为何,她仿佛笃定顾长清的回应会与其他男人分歧。但话到嘴边,她每次都还是咽了归去。
三月二十三她去山塘街见了小藕官一回,二人说着说着,也谈及此事,小藕官当时一句“真想让天下人听听来评理”开导了她,才有本日这本《鸳鸯记》,更筹算由小藕官改成戏目,在虹英班演来,若能让一个两个听过此戏的人有所感到,那也是不费此番心血。
苏妙真悄悄感喟,合上话本。
这些光阴,她夜夜展转反侧,一闭眼想起的就是日暮时分的大梵刹。她是没看到杨乔氏的尸首,可她就是没法健忘,心头似笼上一层阴翳的迷雾,让苏妙真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而晓得内幕的苏安亦吭吭哧哧地也在她跟前劝过一回:“杨千户只是给了杨夫人休书,也没有逼着她他杀,还是这妇人想不开――女人已经为杨夫人尽足心了,可不要再伤神伤身――不然二奶奶和三少爷看了,也不好受……”
苏妙真当时笑着承诺了,更从其所言,每日谈笑晏晏,再也不在苏问弦与王氏跟前提起此事。但每到深夜,苏妙真总翻来覆去在想:当然杨乔氏本身不寻死,杨千户不能杀了杨乔氏,可杨千户一口一个“淫*妇”又作何解?而杨乔氏若不是自小被人教诲劳什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一定会他杀……
绿意蓝湘便吃紧把墨磨好,随即两人同挤着一张东坡椅,脑袋碰脑袋地就着窗外的日光读起来。两人刚看没几页,就是一惊,心道:她们女人以往写话本多是些断案洗冤、神魔志怪、讽刺世情或汗青传奇,从不触及才子才子。而苏妙真常日就是连看戏,也不爱看那些《西厢记》、《荆钗记》以及《牡丹亭》等描述男女情爱的戏文,只说反面她情意。
在扬州那几日,王氏晓得杨乔氏的遭受后,唏嘘好久,但却仍道:“这也是没体例的事,女人家失了纯洁,可就没了脸面,她夫君当然绝情了些,但话提及来,又有哪个男人能忍此事呢?只能说是这妇性命苦……”
男人的粗喘声让丫环听得面红耳赤,“不过庸脂俗粉,孤还看不上眼……”
本来方才文婉玉把香凝滴珠二人打收回去后,她二人又生了吵嘴,香凝乃至拿“生不出蛋的母鸡”来骂滴珠。滴珠香凝同是乾元九年,宁祯扬在京中吴王府别宅所纳。当时别宅里就香凝滴珠两个侍妾,自那就结了仇怨,持续至今。
*
苏妙真头也不抬道:“我急着拿出去刊发。”说着,便抬手将已成的手稿递给她二品德读,“你俩看看有没有甚么要点窜的。”本身用心致志运笔疾书。
绿意蓝湘不解其意,但乍一读来,只感觉里头的伉俪之情也恰如《荆钗记》里普通缠绵缱倦。她二人互视一眼,估摸着是苏妙真自打结婚今后与顾长清伉俪敦睦,有感而发。正在欢畅间,越今后看,却越没了笑意。这话本假托在宋朝年间,讲的是梁山方腊造反叛逆时,汴梁一对恩爱伉俪的事。但是开初两回把这对伉俪写得越是恩爱,前面几次就看得越是让民气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