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削藩策[第2页/共3页]
“若燕王骤反,何故安定?”
“太祖大行,朝中百官俱都看着陛下,伏望新政,太祖严苛,纵是部院大臣也是朝不保夕,想要稳定朝局,非宽仁不成。”
朱允炆眯起了眼睛,“如何内稳朝局,外削诸藩。”
新帝即位,先施仁政收天下心,老套路。
朱允炆微蹙眉头,已有一分绝望,“那外削诸藩呢?”
“肃王、辽王、谷王,都是弱藩,九大塞王中,以宁王、秦王兵最广,以燕王兵最精,这三王如何办?”
“朕传闻你是奉了太祖天子的手谕,来帮手朕的?”
朱允炆这才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张。
朱允炆哑然发笑。
当然,就算你众叛亲离,你能打赢也算本领啊。
究竟证明,三个臭皮匠,莫说顶诸葛亮,便是面前这个解缙都比不上啊。
解缙伸谢,拱手道,“至于燕王,草民不敢欺君,草民谋算几年,并无良策,只得行堂堂正正王者之道。”
三十岁的解缙,正处在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
将边防塞王改藩本地,他们天然就没了手握重兵的借口,他们就藩边塞,那些强兵,本来是为了防备蒙古余孽所设,并非藩王私兵,只是这些藩王以亲王之尊代即将事罢了,改了藩,军队又不跟着走。
解缙秃噜一下从椅子上跪了下来,低下脑袋,山呼万岁。
这个解缙,看来这些年韬光养晦倒是没白闲着,政治手腕到也算是懂了一些。
朱允炆皱起的眉头散了开来,畅怀大笑起来。
朱允炆哈哈大笑起来,“王者之道,你的意义,便是让朕以帝王之尊,强行调燕王回京,圈禁平生?”
“太祖在时,你便是翰林学士,现在,你便再入翰林院吧,先挂个名头,留朕身边参赞秘密,待有合适的职位,再做安排吧。”
【汇集免费好书】存眷v.x【书友大本营】保举你喜好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你真他喵的是个大废料带着仨废料。
没了兵权,不过一家长幼,屁的威胁都没有了。
解缙仿佛一下换了一小我,精力头高涨了不晓得多少,声音都活力了起来。
这个手腕,已有三分火候。
分化崩溃,拉一批打一个!
十八岁就高中解元,翌年戊辰科名列三甲,赐同进士,授庶吉人,神童佳誉,就此响彻天下。
“起来吧。”
解缙复跪,“请陛下的示。”
“新朝伊始,朕当如何?”
解缙以额贴地,“先秦王早薨,现在袭爵的乃是陛下之宗弟,冲龄之年,陛下多多恩赏便可,宁王久居塞外,后勤辎重皆赖朝廷,若封了大同,宁王八万兵马,就要饿死于长城以外,宁王多智,岂能看不到此中短长,草民敢以项上人头包管,宁王,毫不敢反!“
朱允炆终究正色起来,微微直起家子,“你起来,坐下说话吧。”
“恰是。”解缙回道,“燕王久居北地,抗击逆元,屡立战果,于国朝有大功,当厚赏,且燕王以上年事,先秦王、晋王早薨,陛下怜燕王之体,不忍其在北地再受风寒,回京诊治,若安康无二,加节钺,改封江南。”
“九大塞王是太祖钦定,却并非个个都是拥兵自重之徒,据草民所知,谷王、辽王、肃王曾多次上折祈请改藩,为太祖拒,陛下御极,加恩天下,自当于此时宠遇亲王,想要改藩的,可酌情另选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