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是非(1)[第1页/共3页]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故行之哉!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蛮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子曰:视其以是,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他,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他,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此中矣。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因而,颠沛必因而。”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天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开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过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能够言诗已矣。”
子曰:“事君尽礼,人觉得谄也。”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文献不敷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学而第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颤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