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亲事[第2页/共4页]
姜家若把融君嫁给王公子,在王侍郎眼中,就算是两家联婚了,姜家本来就是冲他去的,但王公子的父母又会如何想呢?过继嗣子时,挑选了年纪尚幼的小儿子,留下了已经有功名的大儿子,就是希冀他能撑起王家长房门楣的,融君的前提,只怕不能让他们对劲吧?
三人商讨定了去消夏的事,青云又跟姜五太太聊了一会儿前几年别离后的经历,便表示融君让丫头婆子们都退下去。杜嬷嬷踌躇了一下,看了姜融君几眼,没动。
王家这门婚事,在嗣子已经议定的前提下,实在算不上抱负。男方生父只是五品官职,还是没有前程的那种,生母只是商家庶女,脾气又不受人以欢迎,嫁出来做媳妇的女子,如果娘家充足硬气还好,象融君如许的孤女,还不定如何遭人嫌弃呢。恰好她直系血亲一应皆无,靠族人,族长的女儿都瞧她不起,她还自幼阔别族人在外生长;靠养母,姜五太太是姜家二房媳妇,二房早受楚王太妃的扳连被打落灰尘了,到了太后跟前也一定能占多少便宜;靠亲戚,她外祖家早已式微,龚家若在都城任职,能够还能看顾她一二,但这亲戚干系又有些远了,严格说来,只是其他房头的姻亲……
融君抬眼看了看她,咬咬唇,又低下头去。
王公子未能过继,侍郎府已有了正牌公子,他的身价大跌,又有个受人轻视的生母,他想要找一个大师闺秀做老婆,恐怕不轻易了。融君配给他,倒也不至于攀附,毕竟融君是姜家女,题目是那位王郎中太太一定这么想。这么看来,这门婚事真不是好挑选。
融君没吭声,姜五太太勉强笑道:“没有哪一家,不过是因为她年纪大了,还未说订婚事,我们内心焦急罢了。实在也是融君胡涂,总说大仇未报,不肯嫁人,在锦东也有人上门提亲的,都被她推了。”
杜嬷嬷则在一旁念佛,红着眼圈直向青云伸谢,又大着胆量摸索:“县主,我们女人也是姜家女儿,还是嫡出,虽说家里不算显赫,但论名份倒是端庄的四房嫡支,身份一点儿都不比长房的女人们差。您……您能不能替我们女人在太前面前说说好话……”
她拉起融君的手:“至于你的婚事,你也不必太担忧。好女人还怕嫁不出去吗?等你病好了,找个时候打扮打扮,我领你进宫见太后去,她是你姑姑,都是一家人,原不必外道,她也早就想要见见你了。楠儿姐姐见过太后,她家里就不敢再乱安排她的婚事,你也是一样。等我帮你多说几句好话,如果太后欢畅了,说不定还情愿替你做媒人呢!”
青云打赏了婆子,让她退下,自个儿在屋里深思半晌,便决定要去龚家找姜五太太和融君说话。固然姜五太太反对这门婚事,但姜家长房要做甚么,族人还真的很难坚拒,毕竟在二房式微以后,长房在族中的权势已经涨到了无人可制肘的境地了,而姜五太太恰好又是二房的媳妇。需求的时候,她能够要请太后说句话,给姜融君撑一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