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平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04.第一百零四章[第1页/共4页]

夏侯沛看着他,笑了笑,语气平和:“你奉养我几十载,我也为你想好了后路,放心去吧。”

他于三年前被天子过继为嗣子,并于同日册封为皇太子,今后叔父就成了父皇。期初,他非常懊丧,唤了十余年父亲母亲的人,一朝改称了伯父、伯母,真是别扭极了。

夏侯沛将刚写下的信谨慎地放到一向木匣子里。那边写满了她想对太后说的话。从七年前,发明了那一匣子手札,她仿佛找到了依托,找到了与太后对话的体例。

长秋宫外,一名锦衣狐氅的少年恭敬立于门外。

偶然,邓众也会想,一个坐拥天下的君王,即使有填不平的伤痛,可皇权在手,万民都蒲伏在他的脚下,他要移情有何难?他要甚么,都会有人战战兢兢地捧上,只为讨他一个欢笑。

夏侯沛茫然地坐着,她的眼角已尽是皱纹,她的发间已有银丝,可她苦苦等待的绝顶,仍旧漫无绝顶。

可贤人却只是一味地守着这座孤傲的宫殿,不让任何人靠近,也不去靠近任何人。她的余生只要太后伴随,哪怕她早已长眠地下,只存活于她的影象里。

内里在说甚么,夏侯沛是不晓得的。

都怨他没有早一日与贤人禀明。他昂首看了看天,阴云密布,黑沉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但是贤人却不准予。

写了好久,夏侯沛终究搁笔,她搁下笔,将那页手札拿起,细细地看过确认无误,方将它放入信封中封起来。

装好了信,她把手覆在那佩囊上,这只佩囊曾经承载了太后多少不能说出口的爱,现在就接受了多少她磨不去的驰念。

有这一句,太子便觉大受鼓励。

又到除夕,想到贤人每一年都是独安闲长秋宫中过,连一个一道吃年夜饭的人都没有,他便感觉很心伤,想要留下陪他。

工夫如梭,他在宫中已有三年,又到一年除夕,他却已不如第一年那般盼着归去了。卫王与卫王妃都待他很好,可却太好了,带着恭敬,弟妹们也不敢靠近他,带着惴惴不安的奉迎。

工夫不会虐待人。贤人十年如一日勤政不辍,天下已有乱世之景,仓廪实,衣食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已不是存于圣贤典范中的抱负之景。

殿中烧着火炉,香炉中点着熏香,她坐在窗下,就着窗纸透入的明光,用心肠在纸上誊写。

新都城建好了,京师将要迁徙。

邓众叹了口气,道:“我去厨下看着,饭食都热着,贤人若要,便可当即送出来。”

少年见是他总算有松了口气的模样,望了眼他身后的殿门,道:“父皇如何说的?”

她还是当年的模样,悠远冷僻。

阿祁笑容更甚:“一整日了,没有一丝响动。”若不是她晓得贤人承诺了太后甚么,她真担忧她在里头出甚么事。

七年前,她在长秋宫中发明了一只匣子,内里放满了手札,都是她出征时寄返来的。两年光阴,四十六封信,一封很多,阿娘都谨慎地保存着。她一次又一次的设想,阿娘看她的信是甚么样的神情,是微含含笑,还是愁眉收缩,而她,又是以如何的表情,将她的手札都无缺的保存。

但是夏侯沛是离不开这里,这里有她赖以保存的统统。

邓众跑出来,见他还在,赶紧行了个:“见过太子殿下。”

见他如此不由分辩,太子毕竟是死了心。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