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沪宁铁路[第1页/共2页]
当然,要想修条铁路还需懂铁路的专才,在这方面,蔡乃煌倒是帮了很多的忙,他向叶开保举了一小我。
看到呈上来的这些数据,叶开苦叹了一口气,不消亲力亲为当然闲适,但他却体味到一把费钱如流水的感受了,并且,这么多钱他底子不晓得详细用处,总不能每一笔都去查查吧?不过,这也没有体例,位置越高,由下到上的信息就会越闭塞,就拿天子来讲,即便身居九五之位,也不会晓得吏部一个小主簿头天夜里脏了多少银子。
如此能人就在面前,叶开何乐而不为,带上蔡乃煌等人,下午三点多,一行人到了吕海寰的寓所。
对于叶开的到来,吕海寰格外吃惊,自从丢了乌纱帽后,他一向过着低调避世的糊口,两年来几近足不出户,眼下两江总督登门拜访,他如何也不会想到。
当然,离真正建成之日,恐怕另有不短的时候。不过,有董事局和招商局在,这段日子叶开也算是安逸了下来。
吕海寰
从奕-劻那边获得了一千六百万,此中八百万用于救市,再加上山西银务总行的六百万存款,处理股票危急前前后后花了不下一千五百万,再加上铸币的耗损,兑换的差价补余,全部货币鼎新又用去了两百万,而扶植新区的总用度也不下五百万,并且叶开还要为接下来的新军筹建留出一百五十万的军费,这么一股脑的算下来,叶开的口袋里又见底了,满打满算也只要两百万多一点。
听到这话,叶开却低低喃了一声,一晃快两年了。
(第一更)
“吕老真是廉颇活着!岂可言老。”
“本督当年接办此案,案情是晓得的,不过,朝廷为了停歇言论,将吕老撤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叶开沉声道,当年他受命彻查此案,案情但是一清二楚。
这也算是居高位者的忧?吧。
当然,长间隔的铁路支线必定不实际,叶开策画的是在南京和上海之间建一条支线铁路,一来,南京是江苏省府地点地,上海是首要经济港口,二者同为东南重镇,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络非常需求,也能够有此加强和本地的联络,二来,这段铁路总里程不到三百千米,扶植工期短,相对收益高,客运量极大,参考同一期间的其他铁路扶植速率,沪宁铁路完整能够把工期定在两年内,如果两端同时施工,这条铁路有望在一年内建成,届时,超越十个小时的船运能够收缩到五个小时。
“总督大人不嫌老朽昏聩无用,那老朽另有甚么还说的,宁沪铁路,一年以内,必然完工!”
“吕老感觉如何?”
当年,津浦铁路发作窝案,军机大臣那桐受命查办,后措置不当引得民怨沸腾,最后活活地被“逼死”,而代替他代理直隶总督的叶开,也由此走上了政坛前线。
吕海寰几近说不出话,眼眶微微潮湿,一把年纪冲动的胡子乱颤,当年督办津浦铁路时,他已年近七十,恰是官宦生涯的末期,平生为官,清明净白,本想着铁路一成他即告老回籍,如此还能留后代一个好名声,而恰好就在这个节骨眼,津浦铁路窝案发作,天下雷动,他亦被严令撤职,乃至几乎被杀头,现在想来,真是令人不堪。
“制台大人,吕海寰原为工部侍郎,多国驻外大使,前任津浦铁路督办大臣,宣统元年因治下贪污公款被撤职,以后就一向居住上海。”蔡乃煌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