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清客》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扶小娘子过桥[第1页/共3页]

曾渔归心似箭,正筹办骑顿时路,却又遇一条大商船要前去南昌,情愿让秀才相公搭一程,曾渔便向严绍庆和井毅、刘行知三人告别,牵顿时船,严绍庆在岸边几次挥手,师生交谊甚殷。

婴姿也转头睁大一双妙目看着曾渔,曾渔笑了笑,说道:“没甚么,俄然想起一篇八股文。”

婴姿这么一夸,曾渔有些忸捏了,他方才的确是想起了一篇八股文,这是篇甚么八股文呢?钱钟书在《围城》里借李梅亭之口提到过,就是“扶小娘子过桥”,曾渔找来这篇八股文看过,是借题阐扬调侃道学先生的,八股格局松散,笔墨寓谐于庄,极是好笑,破题曰“有不惮搀扶之力者,其珍惜也深矣。”承题曰“夫以小娘子之过桥,则竟过也,而珍惜者恐其不能过此桥也,故扶之――”

这篇八股文固然搞笑,但恰是曾渔目下的表情,他对陆妙想的感情并未窜改,只是深藏心底罢了。

曾渔将书箧和衣箱悬于蒙古马黑豆的鞍桥两侧,牵马出村,井毅和刘行知随行,他二人送曾渔上船后将回宜春,因为有井毅和刘行知在,曾渔不便去枫树湾向陆妙想告别,婴姿和其他严氏学子们方才在毓庆堂为他送行,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能与婴姿说上甚么话,只要怅怅而别。

曾渔却不过严绍庆的美意,来到寄畅园向曹氏告别,曹氏感激他对严绍庆的教诲,以白银五两相赠,另有两匹青金缎送给曾渔的母亲,上回曹氏就送了玉色宋锦和高丽纩布各一匹,曾渔都收在衣箱里要带回上饶交给母亲。

这条客船是从萍乡来的,运了一船火腿和腊肉去南昌发卖,曾渔向这贩子探听赣州、吉安一带闹山贼之事,这萍乡贩子说只知那边闹贼,并不知真相。

在寄畅园用了午餐,严绍庆与井毅、刘行知送曾渔到东门外袁河船埠,曾渔虽有马匹代步,还是要乘船先光临江府的清江城再改走陆路,因为这一起去清江城是顺风顺水,可大大节流马力,袁河水路运输是非常繁忙的,岭南的商货经大庾岭至赣江往南昌都要经过这条水路,但这日在船埠等了大半个时候,没有碰到合适的大商船,向上游来的船家问起,说是龙南、安远有山贼聚众劫夺,吉安府都大受扰乱,很多商家不敢行船,怕被洗劫――

曾渔过桥去来取了一盏灯笼交给婴姿,看着她二人进了篱笆柴门,这才与严绍庆和轿夫仆人们一道回村,回到钤山堂取了王维的《雪溪图》到临摹,在钤山堂的大量书画藏品当中,曾渔以为这幅《雪溪图》最为贵重,王维是文人画的祖师,传世的王维画作极其罕见,《雪溪图》的贵重不逊于《腐败上河图》啊,只可惜这些唐宋名画都非他统统,不过能亲眼目睹、赏玩、临摹已经是极大的缘分了。

婴姿赞叹道:“曾先生真是好学,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读书作文。”

分宜至临江府清江城水路近四百里,商船逆流而下,三旬日傍晚就到了清江城,曾渔谢过那萍乡客商,牵顿时岸,寻了一处堆栈安息,次日一早骑顿时路,日行百余里,于腊月初三日傍晚到达抚州临川县,还是在城南罗针巷聚贤堆栈安息,曾渔是老主顾了,店东人极是热忱,得知曾渔是要经金溪、贵溪回上饶,店东人惊道:“曾相公,那处所现在不承平啊,吉安那边的山贼吴大王聚众数万,一起往北烧杀淫掠,前日围攻金溪县城,幸得军民恪守,山贼得救往贵溪方向去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