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金融崩溃论[第1页/共5页]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用来岔开话头看似很合适,一个朝代的更迭,最首要的代号就是书同文、车同轨,打消前朝的一些忌讳重新清算四书五经也在道理当中,但是题目又很较着,就算只是小修小改,雕版印刷还是要一块块的重新呆板,不是你皇上说句话就能快起来的。
“……万积年间一条鞭法规定千文铜子换银一两,公众完税皆以银两计,可自隆庆开关以来,西洋商船从南美洲载运白银来到我国置换瓷器、丝绸、茶叶以及南洋的香料,再转运回欧洲,导致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白银入超,据……恩师所估计,全天下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都被吸入这个无底洞,海内银价骤跌至崇祯末年已是五百文换一两的代价了!若还是按银两交税,国度赋税因汇率变动已然缩减一半!别的,握有大量现银的贩子却几近不消承担赋税,固然前明官吏各种分摊与讹诈并未让小民得利,但财帛只是由贩子转给了官员,朝廷并未从中受益,平白无端养肥了一班奸佞却导致国度败亡,此真乃崇祯之哀……如果重新制定商税,厘清贸易办理机构与税收的干系,规定各项应缴之赋税,打消处所分摊,将那些流入赃官贪吏口袋里的银子重新充入国库,哪怕免上几年农税还是能让帑银用之不竭!”
你当这是开党内民主集会呢?姜田腹诽着这个前辈,还甚么鼓励发言,我要不要喊两句标语啊?实在这个题目他和刘宝铠曾经切磋过,固然色狼对经济是一窍不通,提及这些也是当作当局花边消息来聊的,但是却流暴露很多有效的细节,比如客岁国库入不敷出,是天子从内库中拿钱补助,但是天子究竟有多少私房钱呢?这个谁也不晓得,只是当今国朝,统统税收归公,天子的内库没有了盐税补助,那么天子究竟是靠甚么赢利的呢?因而就有了官方猜想,当年李自成和满清搜刮来的银子没来得及带走,就被当朝的冀王领兵攻破了北都城,至于这笔传说中高达几千万两的巨款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姜田扫视了他们一眼,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节流终归不是治本良策,朝廷还是要多考虑一下如何开源,这前朝的张太岳……想必诸位并不陌生吧?”
几个大佬都暴露了似有似无的笑容,不管这小子是沽名钓誉还是谨小慎微,看来起码不消担忧在政事上影响到本身。
眼看着时候已经是早上的七点多钟了,天子回到本身寝宫中换了一身便服,又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而那些大佬们也没有奉天殿中那么拘束,拱手施礼以后便坐到了一排桌子的后边,紧接着几个小寺人流水般的端来了清粥小菜和几样点心。
被点名的户部尚书从速起家应对:“启禀陛下,本年还是是天灾不竭,固然已经开端推行了耐寒的新作物,但是产量还没有规复,幸亏本年对灾区还是减免,过冬的题目应当不大,只是中心仓储的粮食以及处所军伍的配给恐怕会有不小的缺口。”
该赏的也赏了,该封的也封了,按说此次的大朝就算是结束了,今后中华朝又多了一个不按套路晋升的官员。但是事情还没完,一个寺人出列用拂尘扫了一下氛围,气定神闲的说到:“诸位阁老、各部尚书、太子少保科学院郎中姜大人于书房议事,其他人等有本早奏无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