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1页/共3页]
当时他也是促狭,用心把印章刻成了莲花的图形,花心处就嵌入一个古篆的“唐”字。这个图案花了他好几日工夫才画出来,刻的时候也格外用心,唐复收到的时候非常欣喜,又因为了然印图含义而与他及朋友们笑闹了一夜,大家次日回家后都受了罚,他叫母亲罚着抄了五百张的古篆字,手都抽筋了,是以记得格外清楚。
秦柏只晓得,当他们父兄三人被递解出京的时候,唐复等在京郊十里坡处,给他倒了一杯送行酒,又塞给了他十两银子的程仪。唐复当时甚么话也没说,这大抵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当时候真真是无忧无虑,可惜如许的好光阴没多久就变了。不到一年的时候,夺嫡之争开端,秦柏的太子姐夫与太子妃姐姐流浪被软禁,紧接着永嘉侯府也流浪了。曾经纯真的友情终究还是敌不过实际的考量。他们如许人家的后辈,不管内心如何想,到底还是要服从长辈号令行事的。小火伴中有人随父兄站在了秦家的政敌一边,与秦柏反目成仇。也有人站在秦家这一边,却陆连续续地倒了霉。蒙受破家之祸还是轻的,乃至有不止一小我丧了性命。
但如许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没能熬到这一天。就算熬到了,经太重重磨难,他也早就不再是畴昔的他了。
秦柏为死去的旧友难过,并没有与活着的旧友们见面,倒是探听过,唐家的景况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太糟。唐大学士和稀泥,当然能够保住本身,但新皇上位后,他的行动就不是很受待见了。唐大学士心中惊惧,生了病,摸干脆地上了告病的折子,很快就被批复下来,只好带病回籍去了。唐复因为身有功名,倒是没被扳连,还得了外放的任命,外放的地点也不是太糟糕,只是唐家在京中,到底是大不如前了。
唐复在任上得知父亲mm双双亡故,也是心灰意冷。借着丁忧的机遇,他离开了宦海,却没有回籍,而是留在大同收了几个门生,放心教书。他的才学也高,教书的成绩却比不上故交秦柏,教出的门生中,只要几个举人、秀才。温家大爷就是在当时候拜在他门下的,算是他最超卓的门生之一。他膝下只要一个独生女儿,便许给了这个门生。
他们在阿谁年纪,又是那样的家世,固然交友多少有遭到家属政治态度的影响,但根基上还是以本心为先,只要脾气相投,便会玩在一处,不考虑其他有的没的,友情要纯真很多了。秦柏本身是永嘉侯府的后辈,既是将门之子,又是外戚,但与唐复如许的清贵书香人家后辈相处起来,也向来无所顾忌。现在转头想想,他这辈子活了五十岁(虚岁),也就只要那几年里,才交过最纯粹的朋友。
当时节,大战都打完了,边疆不过就是偶尔有些小乱子,出不了大事。辽王被调畴昔,当然是得了个不小的封地,但是处所苦寒,又没有军功可立,更不能趁着都城大乱,从中谋点好处,内心怎会不怨?比及他传闻太子从东宫脱困,胜利把众皇子打败,成为新皇,心中的怨气就更深了。他不知京中夺嫡之争的详细内幕,只凭本身探听到的动静,就忍不住想,若他还在都城,是不是也有一争之力?太子虽是嫡宗子,却毕竟是被圈禁过的人,如何比得上他这个明净无辜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