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山[第1页/共3页]
“罢罢罢,寡人准了。”
从燕都蓟城去往赵都邯郸的路上稀有道由同一河道流出的支流,如果硬要绕开中山郡地界,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且往北行去又切近边关胡人活动之地,也一定见得有多安然。
刘彻来到这个天下已有两年,自他本年年满五岁起,燕王便许他上朝听政。这但是连太子姬喜都没有的殊荣,倒让一个小小的天孙得了,诸臣不由侧目。细细察看之下,这天孙小小年纪便极是不凡,既驰名流风采,于文武两道皆是精通,又晓得攻心之术,很多名流与武将对他很有好感。
燕孝王对此亦是摇了点头,心中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更是绝望。
眼下还不是王权高度集合的年代,身为国之储君,如果无德无才,又于国无功,即便坐上王位也是很难服众的。虽说入他国为质是一项苦差,报酬全看国君及总览邦交事物的外相的品德;若不幸恰逢两邦交兵,质子乃至有生命伤害,可一旦质子完成邦交任务返国,也是一项功劳,是公子或太子为国度做出的捐躯,为邦交做出的进献。对于入他国为过质的国君,老臣们不免要更礼敬几分。
刘彻冷静听完使臣的话,拍了拍车厢前躁动不安地打着响鼻的马:“如此说来,我们也能够会赶上中山派之人?”
刘彻看了眼使臣发着颤的手,摇了点头:“你说的中山派人,只怕他们已经到了――”
“公子,我们已入赵国地界,火线便是中山郡了。”随行卖力邦交事物的官员指着火线的山脉说道,眼中很有忧色。
刘彻稚嫩的手指往前一指,只见日头不知何时已偏西,垂垂暗淡的山峦下,成百上千双绿眼睛如同密密麻麻的星子一样漫衍在山间,正悄悄地伏在山中虎视眈眈。
但是,事情总有转机。几年前年秦赵交兵,秦军直逼赵都邯郸,中山国先人本在山中落草为寇,见赵国自顾不暇,又做起了复国梦,于江湖中自成一派,名曰中山派。这中山派极其残暴,对于过往的七大战国车辆不拘官车民车商车,一概烧杀劫夺,毫不手软。赵*队几次对这中山派停止围歼均未能动其根骨,皆因中山派之人一有雄师围歼便分离成小股而后躲进深山,滑溜得似泥鳅普通,山地地形倒霉,赵*队发挥不开,遂只能常常无功而返。
听闻太子姬喜告病不朝,诸位大臣面上不免带出几分鄙夷。
“可不是!的确是狼妖!过往之人也不知有多少葬身狼口。上天怎的竟让这等凶暴之物存在于世,合该绝种!”使臣一面谩骂,一面安抚刘彻道:“不过,公子也不必太担忧,我们走的这条路并不是中山派中人惯常的活动之所,应当遇不到他们。”
刘彻走了,他的名声却在燕国大涨,莫说是冷静无闻的太子喜了,便是燕孝王,一时之间也多有不及。
本来,这中山郡原属中山国,此国因城中有山而得国名,其前身原是鲜虞,民风彪悍,被各国视为亲信大患。战国之初,魏灭其国,后中山子民固执不息,遂又复国;赵武灵王时,赵复灭其国,中山在赵国的高压之下方才消停了些年。
这一次,他没有以燕王的身份发问。
倒是老氏族出身的一些文臣武将,因刘彻及其门客所书的《谏王书》中数条汲引有能的布衣,侵害了他们的好处,对刘彻很有几分防备。现在对着刘彻另有几分客气,也不过是因为那推恩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