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结婚程序[第2页/共4页]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扣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休咎。庚贴里的花活可就多了。比如生肖就有讲究,比方,女性忌讳属虎,属羊。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时没有身份辨认体系。女方事前请方士改庚帖,可算是家常便饭。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之分,大抵能够改作牛或兔。以是说女性春秋实在难猜。清稗类钞里有一则笑话,有个女的虚改庚帖,“。。。。。。任杭州太守时,妻受四品封。叔子卒后十余年,诸子将为母称七十觞,先期营办,恭人笑止之云:某日,非吾真生辰也。"可骇啊,娶得这么个太太,实在是人生一大不幸。抄一首生肖歌,大师赏识: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悠长,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成见猿猴。别的另有很多说头,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煮酒里嫁不出去老女人们对小熊有定见。六合知己,小熊但是最尊敬妇女的。
两边合过八字,感觉能够,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告诉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节。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具名等等法度。现在大抵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道法度。
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
不见,不见,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身迎娶新娘回家的礼节。新郎亲迎,当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支属数人伴送,称“送亲”。重视新娘所乘之马车,普通都由女方自备,过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谓之“反马”。也就是当代意义上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才气正式上岗。不是处女还能够退货,这点最合适中国文明的的核心精力。好!!!!古时另有催妆诗,障车等等说头。比如,唐朝时云阳公主出嫁,男方傧相是陆畅,作的催妆诗是:“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宫女们因为感觉陆畅操吴音,才情敏捷,都愿跟他开打趣,宫中才女宋若兰、宋若昭作诗道:“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峙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吴地的歌曲)入汉宫。”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当代就这么风雅,傧相公开和伴娘中的TWINS**)。现在不可,无厘头的成分家多试看。误区一,拜堂乱拜,现在说得伉俪对拜,说得是两小我头见面,大大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霸道,夫道,正道。别的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实在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颠末窜改,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录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实在是劫本国人的婚礼,近似于明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误区二,乱穿衣服。现现在,国人风俗乱穿,中式婚礼,旗袍配唐装,(天啊,莫非是红白丧事一起办?),没见过正宗的中式婚礼着装吗,凤冠霞帔,这类初级货如何也比民国四马路的职业标准套装强的多。西式婚礼,戴错花环(一不是野战排,二不是插手奥运会,三不是至尊宝,戴错位置,情势,到底是为甚么),戴错戒指(订婚,结婚都搞不清楚),穿错婚纱(明显是新媳妇,偏穿老女人出嫁的色彩)。误区三,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义本来是一个瓠分红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由此类推,葫芦娃必然要禁播)。男方要记着,喝完以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另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