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页/共6页]
“等等,权儿你先等等,”孙策听的眼里差点冒圈圈:“你能不能谅解一下你哥没在青州学馆上过学?”
孙权一脸深沉的点头:“我只是想到,我大抵明白了伯瑾先生对其别人说话的时候是甚么感受了,大抵和我跟大哥说话的感受是一样的吧。”
孙策听到这里不由大笑,他一巴掌拍在孙权肩膀上:“好小子!干的不错!”
郭嘉倒是说道:“这么看起来,倒是阿谁司马小子更合适我的口味呢。”
在这类灵敏度上,他比戏志才差的远了。
想到明天他们会商的事情,这类时候郭嘉来找他们,这事情会是甚么?
起码袁绍对公孙度是以好言安抚为主,公孙度还是做着辽东太守,乃至就连辽东四周的一些处所也在他的节制之下。
之前郭嘉被贾诩坑了一脸血,而这几天郭嘉也没少‘欺负’司马懿。
明显这会是个写论文和总结之类东西的好质料。
就连袁绍获得幽州以后,公孙度固然因为不肯意与袁绍产生直接的抵触而挑选归降,但实际上袁绍并不能真正的节制他。
孙策亲身给孙权遴选的先生天然是不差的,可孙权在去了第一天以后,返来就说:“董先生的学问是好的,但也只能是比现阶段的我要好一些,比之青州差远了,最首要的是,我说的仅仅是儒家经学,如果算上格物……这可就不是一句差远了可说的了。”
戏志才笑道:“他们两个已经说的很好了,倒是真的少年出英才。”
周瑜闻言皱着眉头:“真的差了那么多?我之前觉得不过是格物方面的差异。”
既然如此,曹旭天然懒得去管郭嘉的做法了。
而究竟上,这个题目才是这件事情最关头的处所!
曹旭天然也听懂了戏志才的意义。
他看起来有些游移,但在周瑜鼓励的眼神下,终究还是说了。
更何况,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他们回到军校也是不一样的。
特别曹旭还心心念念着要打幽州呢。
你这么坑诸葛亮和司马懿,那两不幸孩子晓得吗?
郭嘉说道:“天然是交给你们做,我记得你们练习期满归去军校以后还要交记录和论文吧?”
他对孙策说道:“我或许比伯瑾先生差的远了,但,某些方面的程度,大抵比丹阳目前的那些先生们要高一些。”
诸葛亮就说:“可敏捷派人去幽州查明此事,如果是真,那就是我们漫衍流言,教唆袁绍与公孙康干系的最好体例了。”
戏志才道:“我在想,公孙度此次到底是真的病死了,还是他‘应当病死’了?”
最开端青州在这方面确切算得上是个短板,可现在,却强势到能够高傲的说,青州在经学方面也是天下最好的处所。
不然袁绍先揍他,那公孙康多冤枉呀。
不过提及来,戏志才也想起了当年贾诩分公文的场面,再次心疼一把曹昂。
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曹旭点点头,这时候才对戏志才问道:“你再来讲说吧。”
“我于青州之时曾经传闻伯瑾先生让人研制铁质的大船,不但比浅显的船更加坚毅,最首要的是,跑的也很快,只是这东西我在青州从未见到过,仅仅是学馆里的一些传言罢了,是以不晓得真假。”
可他说完这话,并没有立即获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