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三章 出使朝鲜[第1页/共4页]
锦衣卫,大明天子十二亲军卫之一,司直驾侍卫、巡查访拿之事,奉旨执掌诏狱,大明建国两百年来,任你是如何的名臣大将,奸佞巨贪,当锦衣卫登门之际,无不心暖色变。
只见李诚国点点头,望着秦雄点头说道:“不错,你很聪明,好,就由你将人犯当场斩决!”
四名南镇抚司的锦衣卫走进门后。默不出声地摆布分开站着,然后从他们身后走进一小我来,看到这小我后。杨宝义的神采已经好像死灰,委偏言道:“本来是李大人......如何会俄然来南京?”
前任批示使刘守有已经垮台,莫非还要我给一个死人陪葬吗?
这时杨宝义又对秦雄说道:“秦千户,关于唐王在南京的善后事件,就由你包办,记着,必然要快!”
杨宝义接过徐天奇递来的名单,放进怀里,大声笑道:“好!此次你居功极伟,禀明批示使大人后必有重赏......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回京!”
秦雄听的心头悄悄吃惊,想不到杨镇抚使他们来南京竟然是为了唐王的事情!
但现在朱雀桥旁这座仅次于都城总部的锦衣卫批示衙门中倒是山雨欲来惴惴不安,氛围严峻非常。
“大人,韩大人请你畴昔有事商讨。”杨上风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神采,仿佛昨晚产生的事情对他没有一点影响。
只见徐天奇走到杨宝义面前躬身施礼,简练地说道:“大人。下官已经完成批示使大人的指令。”
此次他能从锦衣卫内部的排挤中幸存,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徐天奇本身并没有直接牵涉到此中的斗争,另一方面和他的家世背景也有点干系......,徐天奇庇荫的固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但他那位远亲的干系还是帮他度过了这一次难关,固然现在他一夜之间就从北镇抚司的红人变成了外放他国的“锦衣卫知朝鲜事”。
一声令下,他身后的四名千户立即走上前来,将跪在地上神采惨白的杨宝义戴上枷锁,杨宝义颤声说道:“李大人......我冤枉啊!”
此时徐天奇耳边清楚而又恍惚地响起那位南镇抚司镇抚使李诚国的声音,声音仿佛从一个极悠远的处所传来:“......北镇抚司世袭千户徐天奇,改任参知朝鲜事......本日到差……晓星还未沉下,海平线处冉冉升起的朝阳已经映照得海面出现一片金光,略带咸湿的海风吹拂着船上的日月双龙旗猎猎着响,而在这艘庞大舰船的桅杆下站着的恰是刚被外放朝鲜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徐天奇。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咔咔的脚步声,不消转头,徐天奇也晓得这是和本身一同被外放朝鲜的锦衣卫百户杨上风,作为徐天奇的亲信部属,前天早晨诏令一下,南京锦衣卫批示衙门的同仁们如风似火地就催逼着他们两个登上了明天开往朝鲜的舰船,不要说让他们回都城述职,乃至连清算行装的时候都没有给徐天奇他们留下......既然诏令是马上赶赴朝鲜,那就必须立即出发,这也是锦衣卫一贯以来的办事风格。
在内阁的那些大人们看来,朝鲜固然是诸蕃之首,并号称除中华外独一的“知礼乐之国”,但毕竟只是一个从属国,如许的从属国大明仅在旧港、木邦宣慰司就有十几个,按礼法,朝鲜王的品级还比不上某些亲王,底子就不必过分于正视。现在朝廷因为“争国本”之事已经搞成一团糟,礼部的大员们那里另偶然候去答复朝鲜的正旦贺使?更何况,现在朝鲜已经被满清征服,去那里底子就是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