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先苦后甜[第1页/共4页]
秦天佑望着不久前还气势万钧地要开山修路造福万民的霁王,无法地一叹,“你们也别只想着功德,万一,旁人有样学样呢?何况,这才几日,就有几个处所官派人翻山越岭地来,想借了船给太掉队鲜。”
夏芳菲不信霁王的话,但转而又想霁王在岭南这么萧洒,萧太后也一定不晓得,也许是不肯叫人说她刻薄先帝子孙,才网开了一面。
分发东西的那一日,又是“普天同庆”。
“得造船。”甘从汝一锤定音隧道。
骆对劲见这里到处青山绿水、民风浑厚,就笑道:“听闻这边尽是瘴气又有各色猛兽,原不敢来,现在来了,却觉这边比长安更安闲一些。”
留在船埠两日,眼瞅着骆对劲等人清算好了,秦天佑又在船埠目送他们拜别,这才赶着空车回了霁王府。
甘从汝内心不耐烦,晚间与夏芳菲安息时,便将这事说给夏芳菲听。
“这是票据,这三位是前来谈买卖的老爷,这位张老爷是船东,这位李老爷,是在长安城十几间米粮铺子的老板;这位郭老板,是江南道上的驰名的经济。”秦天佑待霁王府一干人欢乐过了,将卖荔枝换来的东西票据递上来,又领了三位穿戴锦袍的老板来。
秦天佑只是笑,打量骆对劲文弱模样,只觉若叫他当真住下来,没两日骆对劲就会被这边彪悍的民风吓死,望着山上翠绿欲滴的竹林,踌躇再三,还是问:“萧玉娘现在还在朝堂上吗?”
甘从汝日日不见一丝忧色地擦拭宝剑,夏芳菲见了那宝剑就提心吊胆,又从霁王府的执事丫环那探听到霁王也是日日盯着房梁发楞,更是吓得悄悄寻了秦天佑来商讨如何劝甘从汝、霁王撤销自裁赔罪的动机。
繁忙了半日,听申明日荔枝就要送向船埠,便将要捎带针线等物的票据并送给夏刺史等人的东西拿给甘从汝。
大略是传闻一对叫夏县、夏丞的兄弟有门路将岭南的东西运到长安、江南一带发卖,周边便有些人主动来与甘从汝、霁王商讨买卖,或要租借他们的船,或要将东西卖给他们。
柔敷从速现叫了一个押送东西的管事来问。
夏芳菲不睬会那三人的目光,尽管笑盈盈地接过票据,叫秦天佑三人去跟北边来的谈买卖去。
甘从汝、秦天佑也跟着愁眉不展。
甘从汝将票据给了秦天佑――因秦天佑无家无口,又不像霁王还要坐镇一方,如此跑腿的事,少不得要叫他去做。
霁王上高低下,乃至周遭的百姓地翘首等着夏刺史、秦太傅从速地将银子送来。等着的时候,就又到了龙眼成熟的日子。
秦天佑虽才见过骆对劲几面,但只记得骆对劲是个一心等着考恩科的墨客,心下惊奇他怎来了,就问:“莫非测验倒霉?”
骆对劲敬佩道:“萧尚书是个可贵一见的巾帼,又是整饬太病院,又是扶植医馆。昔日里小儿病了,多是请神婆来瞧。现在请了神婆,人家还要请了大夫来才肯放心。”
公然如秦天佑所说,岭南有很多官员盼望着拿着岭南佳果凑趣奉迎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萧太后、康平公主等人,传闻有人有门路将东西运出岭南,便软硬兼施、锲而不舍地再三派人来。
霁王难堪地咳嗽一声,既然被甘从汝说了吝啬,干脆风雅隧道:“夏刺史那般爱女,必然送了北边的点心来,她新近又丰腴了很多,不如就将点心散给路上的孩童,也算是本日我们这空中上‘普天同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