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第4页/共5页]
他们来安抚老张,天然在张家的堂屋里七嘴八舌,热热烈闹。
官民一体征税之法公布后,太、祖天子又曾经命令旨,制止达官大富兼并地盘,制止商贾为避重税而投朱门,制止将地盘店铺挂于举子名劣等等,也就是想明文限定士族名下地亩铺面的数量,可惜,太、祖天子暮年仁厚,几年来一向没有完美这一税法,便已驾崩。
周举人!
听了老婆的抱怨,低头瞥见小儿子昏黄的泪眼,林主簿无法道:“你觉得我想帮周举人?还不是那周举人现在金贵得很,我们桐城几十年才有的第二个举人老爷,多少人拥戴,职位仅次于县太爷,我一个秀才出身的主簿那里比得上他?县太爷都这么做了,我不跟着县太爷走如何办?对我们而言,为一个屠夫获咎周举人,得不偿失。”
秀姑双眉深蹙,道:“今后如何办?”身处和顺乡,周举人仿佛没有上京赶考的意义,此时上路也晚了,下一次就得等三年,持续放肆下去,本身家就不能做杀猪的谋生了。
张硕笑道:“媳妇,没事,归正早在周举人失势时我们就想到这一点了,有所筹办,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迫不及待,我觉得他能等几个月再对我们脱手呢。”没错,周举人落第,秀姑就提过这件事,担忧周举人针对他们家,公然不出所料。
老张摆了摆手,神采逐步平和,道:“壮壮娘,和你有甚么相干?你莫如此说。离了周家,本来就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遵还是理,谁管谁嫁娶?别人家几时因媳妇再嫁就去寻其倒霉?带着孩子再嫁也大有人在,没见哪个前夫的家人无缘无端地闹上门。亏姓周的还是个读书人,做事竟比不得目不识丁的平常百姓。”
按朝廷法规,举人不是官,并不能直接插手并摆布县衙的公事,但是却能够涉足此中,或是为人讨情、或是影响县官判定、或是向县官提出诸般建议等等,此例甚多。
在场之人都有经历,见状叫道:“硕哥媳妇这是要生了!”
三堂叔点头道:“俺家本来筹算把家里的几亩地托到周举人名下,来年好减免些税务,现在瞧来竟是不必了,欺负俺老张家,俺干啥给他送粮食?”把地亩托到周举人名下,周家拿一半抽成,不然周举人才不会帮人挂名减税。
为官者,或者大富者,行事不流于面,仅仅是暗里为之,面上一如既往。
“对,对对,三堂哥,你说得对啊。俺得把俺家的地要返来,周举人这么欺负俺大哥,俺如何着也得站在俺大哥身边,不能再把地挂在他名下了,一年到头减免那么几斗粮食,他们还要抽一半,俺图甚么啊?”四叔当机立断,决定把十亩地给要返来,不能在明面上获咎周家,嗯,就说瞧着收成不好想卖地进城里做买卖就好了,归正天暖了本身须得进城做工。
那一年被人打上门抢粮娘亲头破血流的环境,他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当时,摆酒、唱戏、宴客地热烈了好几天,城中人尽皆知,门前人流如潮。
“对,我们日子过得好好的,又没做错甚么,别理睬他们!”
“媳妇,你有了这胎,倒比畴前笨了好些。”张硕嘲笑她一句,倒是欣喜之举,“我们家用不着焦急,粮食我们不缺,银钱我们不短,不杀猪我们也能舒舒畅服过一辈子,恰好你快生了,我在家多陪陪你。再说,客岁秋收几近是颗粒无收,又经了一年的战乱,虽说粮价因朝廷按捺而不上涨,但豢养牲口家禽的人家少了七八成,买卖并不好做,过两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