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绎山学艺[第1页/共3页]
“但是,这个他很早就奉告我了。莫非他能预感郭母甚么时候离世吗?再说,他与盗贼也并不熟谙,也在死力回绝盗贼的聘请。”梁固辩驳道。
杨青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囊,“我下山时,大哥让我给贤弟稍一封手札,说万一贤弟要去绎山的话,他恰好与清虚子熟谙,到时能够让清虚子多多照顾贤弟。”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张存郁这一焦急,便为今后埋下了祸端。
“那就有劳了。”
“你们……”清虚子看着田氏问道。
源安通报过后,就领着张存郁佳耦与王禅来见清虚子了。
“那你筹办去那里?”梁固体贴肠问。
杨青听后,目瞪口呆,然后笑道:“小少爷真是博学多才呀!实在令鄙人佩服。恰是这里。”
梁固和黄正这个时候跟了过来。
“是呀?”梁固也不解。
张存郁无精打采道:“我仿佛也传闻过清虚子,本来在鲁国当过大官,厥后去官归隐,偶尔也讲学收徒。”
张存郁一翻开门,惊呆了。门口站着众位师兄弟,把门已经围了起来。
“既然没有,你又如何晓得不是张存郁编出来敷衍的借口呢?”
“都是自家兄弟,客气甚么?”源安欣喜地在前面领着路,一边走一边问张存郁内里的环境。
张存郁忧愁道:“我也没有主张。”
三人走近了,才看清楚,本来是一座院落,四周是平整的空位,种着笔挺的树木。石头砌成的围墙,高而平整,门两边各立着一个石鼓,上面雕镂着松鹤延年的斑纹。门两边有一副春联,一边是“夏语冬声法守静”,一边是“春花秋月道归虚”,门上是“天然庄”。让人一看,就想起“道法天然”来。院门开着,走出来,当中是一面石头的照壁,四周雕镂着精彩的斑纹,中间是一个八卦,八卦四周都是空缺的。照壁下是个长方形的花坛,开着各色灿艳的花。转过照壁,见两边和中间也都是石头的屋子,看起来固若金汤。
田氏不屑道:“麻雀过路分公母——短长角色呀!你大哥竟然能未卜先知?”
“这……”曾子一时语塞了,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即便就是真的,子曰:‘君子开阔荡,小人常戚戚’。他如许是开阔了吗?是君子所为吗?君子独善其身还唯恐不能,他却不顾道义,与草寇称兄道弟,他若正气凛然,盗贼岂会来扰?崔杼弑君,太史秉笔挺书,视死如归。崔杼杀太史两兄弟,可太史另一弟拿过兄长之笔,持续写,崔杼也只好认输了。崔杼杀人易如反掌,为何不杀太史之弟?因为他杀的乃是人间的浩然正气,正气岂是能杀完的?公理如果胜不了奸邪,那人间不早乱套了?人如果没有信奉,与行尸走肉有何辨别?张存郁有道义之心,却不能对峙道义之行,此非君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不要被他巧舌如簧地棍骗了。”
“不错,你漂亮萧洒,田氏和顺贤淑,郎才女貌,你二人也算天作之合。大丈夫腹有韬略,贫寒只是临时的。在我这里,只要用心学习,必得真本领,想要繁华,的确如探囊取物普通。但是,繁华终都是过眼烟云。你来我这天然庄,看着两边的风景,必然神清气爽,烦恼顿消。不过,你们年青人嘛!想出去闯闯也没有甚么错,定国安邦的东西都烂在山中,也不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