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第3页/共3页]
略读史乘就晓得,往年略微多下点雨,黄河就轻易生灾。本年先旱后涝,各地都忙着赈灾,粮食都快耗空了,官员的精气神只怕也要断。
实在他一向对李述非常惭愧。
李述偏过甚来, 看着沈孝轻笑, “沈大人,好久不见。”
一念及此,正元帝看着沈孝,又问,“朕传闻你母亲在吴兴得了块贞节牌坊?”
他只点头道,“是。臣是遗腹子,出世起就未见过家父的面,是寡母将臣拉扯大的,她一向没有再醮过,乡里便赏了这块牌子。”
旋即他就想到了崔进之。
“禀陛下,关中各县上了折子,都说自户部拨粮后,各地赈灾很有结果,各县现在忙着收拢流民回籍,筹办本年的秋耕。只是秋种夏收,要比及来年这时候才气自给自足,赈灾怕是还不能断。幸亏工部上了折子,说永通渠已修好了,南边的粮正在运,太湖一带本年收成好,该当补得过关中的粮缺。”
顿了顿,沈孝又道,“禀陛下,臣有个忧愁。本年气候怪,旱了以后立即下暴雨,传闻河南道克日雨也不小。虽目下尚没有郡县报水患,可臣感觉还是要未雨绸缪为好。”
“所谓‘短长’一词,有好处纷争,便有合作与谗谄。是以臣想,约莫迩来公主是获咎了甚么人,跟谁有了短长抵触罢。”
她非常冲动,神情似哭似笑,“你……你如何找到了!”
沈孝轻叹了一声,“你……”
到底是他的女儿,这些年也没少替他梳解政事,现在再捐躯她,他另有脸再听她叫一句“父皇”么。
沈孝很快将腹中言辞理顺,道,“臣也不知是谁关键公主。”
正元帝坐在桌后,面前摊开一份奏折,可他却没有在看。目光沉沉的,看着竟有些沉郁。
然后声音一冷,“把崔进之叫出去!”
想起太子,正元帝心头就是一叹,他俄然就问,“沈孝,传闻平阳坠崖的时候,你也在千福寺?”
如果黄河再出事……
正元帝又问,“江南不是颇尚再醮之风?倒是可贵你母亲坚毅。”
就连官方村妇都晓得情之一字,他现在再逼迫雀奴和一个不想爱的人糊口在一起,对她又是何种折磨。
沈孝敏感地发觉到,正元帝的语气中……似有不满。
沈孝听得心头一跳。
这几天唯有在山洞里,她才是真正高兴的。出了山洞,统统都身不由己起来。
他先退了一步,不表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