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第1页/共4页]
赵瑀站在船头,裙角纽带随风飘得老高。
李诫坐在窗边守着她,眼神放空,不知在想甚么。
“算是个由头,有告老太太逼死人的,有告赵老爷贿赂的,另有人告夺佃的,一窝蜂地闹腾,虽没有实据,赵老爷的名声却臭了。上头也烦,干脆直接让赵老爷养马去,国子监也图个清净。”
“是啊,我早说过我大字不识几个,肚子里没甚么墨水。”
阳光下水面粼粼的,南风从河面上拂过,泛着水腥味,又带着沁凉,吹散了隆冬的暑气。
县衙最北面的院子,也是最好的一处,就是上房,也是赵瑀糊口的后宅。
翌日一早,赵瑀发明李诫在洗衣服。
温软的小手包在他的大手上面,一笔一划,写出了“李”字。
父亲刚任职国子监司业,椅子还没坐热就降成了太仆寺主簿?从七品,比李诫的官职还低一阶。
李诫看着窗子笑了,“今后你日日教我读誊写字可好?”
比起陆路,水路又是另一番风景。
衙门口竖着寂静躲避牌,挂着堂鼓,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李诫去见部属,赵瑀侧靠在塌上捧着茶盏,长长叹了口气,“可算安设下来了。”
赵瑀板滞半晌,游移问道:“王爷能看懂吗?”
“等她返来我敲打敲打她,老爷方才上任,务必不能出岔子。你和她住一个屋子,若看她有甚么不对劲,也记得奉告我。”
赵瑀怔楞半晌,反问道:“你真不识字?”
他边带路边先容县衙各处。
“新官上任,男人们不好刺探下属,妇人们可没这个顾忌。您瞅着,不出三日,濠州县城的官太太、秀才娘子,有点脸面身份的必定要踏破咱家的大门!”
李诫解释说:“正因为我不识字,才气进王爷的小书房贴身服侍。——你想,来往都是奥妙手札,如果泄漏出去就费事了,只要不识字才气包管万无一失。”
刘铭腿伤未好,一向拄着拐,是以李诫给他取了个“铁拐刘”的诨号。
李诫两道眉毛拧成一团,哀声叹道:“我也想啊,可没人教我,刘铭那混小子捂着嘴笑话我一个后晌,这是他腿瘸了,不然非蹦起来乐,啧,我要找他抢先生,他尾巴不得翘天上去!至于其别人,摸不准秘闻之前,我谁也不敢用。”
真是讽刺!
李诫当即道,“好好,现在就学起来。”
赵瑀因笑道:“你提示我了,等老爷下衙,我要问问能见不能见,莫要给他添乱。”
应是有人常常洒扫,后宅很洁净,几近没有浮土。
夜深了,李诫躺在外间,如何也睡不着。
“痒就是在长肉,那是伤口快好了,千万不能抓挠。”赵瑀看了看,她没有替李诫穿衣的意义。
“贫苦人家的孩子不易,能帮一点就帮一点。”赵瑀眉尖微蹙,不无感慨说,“若还在赵家,不管如何我也设想不到女子抛头露面做谋生。”
赵瑀一下来了兴趣,“甚么叫水上集市?”
月余的路途实在让人怠倦,赵瑀浑身乏力,叮咛蔓儿去筹办晚餐,未几时她便沉沉入眠。
李诫还没说话,刘铭已点头道:“闹中取静,此到处所不错。”
“当官哪有不识字的,就算王爷能看懂,其别人能看懂吗?你上书的奏折,批阅的文书,莫非都请旁人代笔?”赵瑀看着他的神采,考虑着劝道,“有空还是多识字的好,咱不为考取功名,只为办好王爷的差事。离京的时候,王爷不也交代你要读书的吗?”